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 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武汉市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9-27 08:57

“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典范。”9月23日,武汉市举行“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生态环境专场。

主旨报告显示,武汉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13年的160天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289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降幅分别达到53%、60%。

“我们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武汉的天更蓝了。”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朝辉介绍,“十四五”以来,武汉组织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项目1000余个,钢铁行业和所有燃煤火电机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仅烧结机改造一项,2024年上半年节约用电8692万度。”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源环保部环保技术室主任李富智介绍,2018年以来,武钢累计投资达134亿,实施了109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整体施策做好气、水、固废全方位污染治理和节能工作,主要污染排放量下降60%。

“现在,公司绿化覆盖率达到35%,处处绿树成荫,成为名副其实的森林钢铁厂。”李富智说,走在树荫下,看着干净整洁的厂区,让人很难与印象中粉尘漫天、烟囱吞云吐雾的老钢铁工业基地对上号。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武汉的水更清了。”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连续多年优于国家考核要求,达到近20年来最优水平,“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现江城逐浪嬉戏;自2021年起连续三年实现劣Ⅴ类湖泊数量“清零”。

成效来自于武汉统筹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档升级。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队员冷光颖介绍,截至今年6月,武汉市完成1826个长江排污口整治,距离2025年1842个排污口全部整治完成的目标,已达成99%。

武汉市高标准推进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青山江滩通过综合整治,从工业码头云集的生产岸线,转型为生态岸线、生活岸线和景观岸线,获得全球气候联盟C40城市奖。打造“千园之城”,全市绿道总长2320公里,建成区林荫路覆盖率达88%。

武汉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7.5%。

与此同时,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2023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装机容量,比“十三五”末增长148.5%;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积极创建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新能源配送车辆保有量达到2.65万辆,城市配送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75.34%;获评国家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81.1%。

武昌区获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积极打造碳金融集聚区;全国首个双碳产业特色楼宇“中碳登”大厦已吸引57家涉碳机构和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一栋楼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圈。武汉已崛起千亿碳产业,今后将持续助力湖北形成超5000亿规模的低碳产业集群。

文稿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