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旅游观光、直升机转运危重病人、无人机送外卖、无人机测绘、无人机播种……随着科技的发展,“低空经济”的运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湖北省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2027年湖北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率先在武汉都市圈开展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试点,推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城市空中交通中的示范应用。
拓展运用场景,布局相关产业,在低空经济赛道,武汉都市圈早已展开竞逐。
毛铺国际滑翔伞基地,游客在体验滑翔伞。 圈媒联盟 黄石日报记者柯恒 摄
都市圈多地开启低空时尚旅游
“这么多岛就像星星一样,仙岛湖真漂亮啊!”8月31日,来自武汉的黄女士在黄石阳新仙岛湖景区一下直升机,就忍不住赞叹。
黄女士体验的是景区直升机空中游览项目,乘坐直升机只需13分钟,就可以飞行30多公里,将景区全域的1002座岛屿尽收眼底,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我们的飞行高度在300米左右,一次可以乘坐3名游客,一到节假日非常火爆。”湖北中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坤明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仙岛湖景区之前只提供游船游览,游客无法窥探仙岛湖千岛齐聚的全貌,该公司于是引进了罗宾逊R44直升机,在2021年推出了空中游览项目,“最高峰一天飞行102架次,周末能飞行约30架次”。
邓坤明介绍,仙岛湖是湖北省内少有的常驻直升机的景区。直升机不仅丰富了景区项目,提升了游客的体验,增加了景区的知名度,还能提升景区的应急响应速度,遇到游客发生意外,从景区到阳新县人民医院只需14分钟。
咸宁市嘉鱼县招商引资打造的湖北阿洛亚通用航空旅游综合体项目,总投资32亿元,占地5500亩,建设用地2200亩,利用矿山修复后区域打造旅游综合体,包括通用航空体验中心、水上运动中心、旅游码头、康养水世界等旅游设施,以及游客中心、度假酒店等服务配套设施。
“去年和今年‘五一’,我们都推出了直升机观光体验活动,市场反响热烈。”项目负责人王哲说,该项目将把通用航空产业作为亮点打造,规划机场可满足通用航空和公务机起降需求,填补鄂南区域航空产业的空白。未来还可以开发飞行培训、跳伞运动等。
在黄石大冶市毛铺国际滑翔伞基地,每当天气晴朗的周末,天空中就会“开”出五颜六色的伞花。在教练的带领下,游客从蔚蓝的毛铺水库上空轻盈划过。
毛铺滑翔伞起飞场海拔520米,与降落场落差480米。降落场位于毛铺水库下方,落差显著,颇为刺激。整个飞行过程可以将毛铺水库风光尽收眼底。大冶中地大捷龙航空运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基地从2016年开始运营,月均游客量在3000人左右,以武汉、黄石等都市圈城市为主。
《湖北省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大力培育“低空+时尚旅游”新业态,积极引导和支持发展各类低空经济新兴消费项目,鼓励各地依托重点旅游景区开发空中游览等特色项目,打造一批“云端游”系列产品。“随着低空经济加速发展,低空空域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将被充分挖掘释放。‘通航+旅游’的融合模式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王哲说。
观光直升机载游客畅游仙岛湖。受访者供图
大批低空经济企业集聚都市圈
据统计,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2万亿元。武汉都市圈发展低空经济,武汉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7月2日,武汉首家研制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科技企业——湖北旻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武汉上元量子+产业园。目前,武汉经开区已聚集了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海直通航、旭日蓝天等多个低空经济相关项目,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8月12日,在中国光谷低空经济交流会暨招商推介会上,湖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湖北电鹰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飞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工程大学、智汇翼(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和弦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红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阿里行量子科技有限公司8家代表性单位签约落户中国光谷低空经济产业园,涵盖无人机整机生产、研发试验、会展传播、应急救援、检测检验等多个领域。
湖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省内以无人机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和院校约150家,其中超80家注册地在光谷,包含无人机整机研发生产、销售代理、应用服务、培训、关键零部件、软件等产业链。
今年10月,普宙科技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深度合作的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建设项目将完成竣工验收。届时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范围内,将部署无人机186架、自动机库128套,总规划航线超2000条,飞行范围覆盖全区518平方公里,在交通管理、活动安防、消防应急、能源巡检、民生服务等领域发挥作用。
今年5月,武汉出台《武汉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标准规范、设立试点航线、加强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提升低空经济竞争力。2024武汉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推进大会上,武汉亮出目标:到2027年,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到2030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武汉市进入国内低空经济综合实力第一方阵。
武汉都市圈其他城市,也吸引了不少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落户。
8月15日,专业从事无人机等高端智能装备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联合飞机集团到仙桃市考察,双方表示将共同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加强沟通对接、加快项目落地。当前,仙桃正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无人科技小镇建设,集中精力发展低空经济产业。
8月29日,在咸宁市通城县关刀镇工业园内的湖北凯空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生产、检测遥控飞机及无人机零部件产品,赶制国内外订单。
湖北凯空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零部件和遥控飞机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其创始人丁伟兵是当地的创业青年,他曾在沿海一家遥控飞机合资企业从事零部件研发、生产工作达20余年,通过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如今,他返乡创业,致力于生产无人机零部件和遥控飞机,重点构建无人机上下游产业链,为咸宁“低空经济”加速发展添翼助力。
中国机博会暨武汉工博会现场。
圈内多城部署发展低空经济
目前,武汉都市圈多个城市正在抓紧部署发展低空经济。
今年,黄冈市出台的《黄冈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黄冈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布局初步形成。以航空航天产业配套和无人机生产为重点,以通用航空服务、卫星运营及空间信息服务为保障,以“航空航天+特色应用”为抓手,培育壮大产业链条。
《黄冈方案》指出,加快建设麻城通用机场,尽快启动武穴通用机场建设。引进1—2家国内知名通航短途运输运营企业入驻。围绕打造应急救援示范区目标,加快应急救援起降点建设。建设湖北省鄂东南(黄冈)应急救援基地、航空保障中心、黄冈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布局红安、浠水、蕲春等森林消防队伍营地应急救援起降点(通用机场标准)。鼓励大型企业、工业园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学校、医院、大型商业体等重点目标建设一批临时简易航空应急救援起降点。加快无人机生产基地建设,引进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零部件及航材供应商、精密制造装备及技术提供商等企业入驻。构建无人机研发、设计、测试、总装集成全产业链。加强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逐步开发基于无人机的娱乐、文化、教育等衍生产品和服务。
9月2日,孝感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有关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推进举措。
会议指出,要增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充分发挥孝感现有优势,紧密结合低空产业基础和应用需求,全力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要深入思考如何利用天河机场资源发展低空经济,做好“高空”和“低空”结合文章,促进低空经济“高飞”发展。要充分发挥三江航天产业优势,以“无人机+”为核心,深度探索应用场景,加强无人机产业上下游对接,积极招引无人机整机制造链主企业,孵化培育产业生态,推动低空核心产业聚链成势。要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谋划工作,完善相关机制,探索军地协同有效路径,积极争取空域资源。要深入了解低空经济的发展规律、技术路径、产业方向,组建专业团队系统谋划制定行动方案,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强化人才、资金、要素等支持,合力构建低空经济发展良好生态,持续推动低空经济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
8月16日,仙桃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解读了仙桃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安排了仙桃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低空经济是仙桃市具有良好基础条件和应用前景的新增长点。要紧跟发展大势,抢抓风口机遇,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要抓好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出台仙桃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全省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要聚焦硬件软件设施,加快完善地面起降“设施网”,打造低空飞行“服务网”,构建低空智能“信息网”,划设低空飞行“航线网”,为发展低空经济创造有利条件。要夯实项目、政策、人才支撑,全方位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比较优势。要积极拓展多元化的低空+农林生产、低空+物流配送、低空+时尚旅游、低空+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良性互动,推动低空经济链接重点行业、融入百姓生活。
8月14日,咸宁赤壁市发布《赤壁市低空经济规划编制服务公告》,该市已开始着手编制低空经济发展规划。
【专家建言】
抱团发展低空经济
要找到运用场景突破口
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聂亚珍表示,目前民航使用低空空域不足30%,随着国家空域管理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低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当前,武汉都市圈低空经济在生产制造、技术研发等方面优势明显,高校、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强,低空经济产业基础雄厚,已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飞、运维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低空经济领域的发明专利增长快,无人驾驶技术、无人机技术、新能源航空器、飞行汽车等新兴领域保持领先。
“武汉都市圈要提前制定低空经济全面发展规划,精准且深入培育应用场景。”聂亚珍建议,在应用场景的试点选择环节,应侧重于真实、刚需的场景,如物流、客运。要建立大交通融合管理体系,加强与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增加对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和低空飞行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空域利用效率。
湖北理工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石璋铭教授也建议,武汉都市圈抱团发展低空经济,应找到运用场景的突破口,形成合作机制,各市利用自身条件和优势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建设。
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会会长王阳红介绍,开展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首先需要开放城市低空空域,建立低空航路。其次,则是完善低空管理体系。这两个基础条件成熟以后,才能实现公路无人机巡检、长江汉江海事巡检、通航载人等更多低空场景的运用。
“低空航路和管理体系正在加快构建,但从起步到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王阳红建议,武汉市可以在汉南、黄陂、蔡甸等低空空域资源丰富的新城区进行试点,先做旅游载人飞行,成熟后再开展低空客运。同时,可以像智能网联汽车一样,在都市圈内开展特定航线试点。按照步骤,一步步实现武汉都市圈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