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侃:数字保护“真容巨壮”云冈石窟
长江网 2024-08-26 21:42

长江网记者 叶军 田俊威 实习生 郭子航

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文化遗产保护添上翅膀。8月24日,在十堰丹江口召开的“长江对话黄河:新时代大河文明保护传承弘扬研讨会”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教授作了题为《文物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径——以数字云冈石窟为例》的主旨报告。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作主旨报告。王筝 摄

云冈石窟利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缘起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它开凿在侏罗纪砂岩之上。其壮观的景象曾被古人形容为“真容巨壮”“穷诸巧丽”。现存主要洞窟45个,造像59000余尊。云冈石窟曾两次获得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今年,景区总参观人数已经突破300万。

自2001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云冈石窟就开始利用数字技术,迄今已经20多年。

为什么云冈石窟这么早就开始数字化?这里面有一段故事。

杭侃向与会专家展示了一张云冈石窟在民国时期的老照片,这张照片是2001年云冈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所使用的一张图像资料,由日本学者拍摄。在抗战时期日本学者对云冈石窟进行了长达七年的系统测绘。虽然当时测绘基础条件较差、准确性不高,但这些图纸非常珍贵。

“这直接促成了云冈石窟以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的缘起。”杭侃说,如今,云冈石窟已经可以通过无人机、数字近景摄影、站式三维激光、手持式三维激光等多种方式对石窟进行三维数字采集,最高精度可达0.03毫米。截至目前,云冈石窟已完成三分之二洞窟的测绘任务,计划在2031年实现全部覆盖。测绘时建立统一的坐标点,这将进一步提升测绘的精准度。

为了更好采集数据,云冈石窟已经形成新的工作方式。13窟高13.6米,人工作业高度范围在2米内,工作人员采集数据时搭建7层工作台。云冈石窟还建立了一个超算中心,进行数据存储。

20窟西壁立佛100多块碎片因“数”愈合

杭侃表示,这些数据在研究保护文化遗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云冈石窟开凿在砂岩体上,石质差异带来诸多保护问题,如稳定性问题、软弱岩层分化问题、水的危害以及冻融问题等。云冈石窟通过在洞窟里布置监测设备,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监测。

杭侃举例说,20窟西壁立佛坍塌后找到100多块碎片,他们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模拟,一一比对,将立佛身体大部分拼接了出来。

12窟首秀点击量1500多万

在展示利用方面,数字技术也带来新气象,文化遗产之美得到更广泛传播。因为云冈石窟体量巨大,过去展陈受限,石窟无法“出门”。现在运用3D打印或增强现实技术,人们在异地也能体会到云冈石窟的壮美。北京建筑大学打印18窟局部进行展示,以及在郑州博物馆、深圳博物馆等举办的云冈石窟第12窟等比例3D打印展览,都受到高度关注。云冈石窟第12窟被称为音乐窟。2021年7月,经过9年修缮后对外开放。消息发布当天,平台总点击量就高达1500多万。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作主旨报告。王筝 摄

数字化建设对云冈石窟智慧景区的构建帮助也很大。在去年五一长假期间,游客高峰带来管理问题,数字化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持。

杭侃由衷地说,“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目前,云冈研究还在向深处开掘,比如利用人工智能介入洞窟研究,智慧景区规划设计围绕“智慧+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开展,坚持保护第一,合理调控参观流量等。

“在此展示云冈石窟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果,希望也为华夏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杭侃说,相信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云冈石窟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值班总编辑 陈志远 值班主任 张萌 值班编辑 赖俊)

2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