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湖水碧波荡漾,荷莲阵阵飘香。
8月21日上午,乔汇洪湖非遗文化传承小分队全体演出队员,乘坐豪华旅行大巴车,一路欢声笑语,歌声嘹亮。7时30分准时到达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展演现场,小分队队长朱长生(原洪湖花鼓剧团副团长)向在场非遗宣传员和观众介绍了荆州花鼓戏的历史。
荆州花鼓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湖北三大剧种(即楚剧,汉剧,花鼓戏)之一,发源于沔阳东荆河一带,形成于清嘉庆年间,流形于今仙桃(沔阳),洪湖,潜江,天门,监利,钟祥,京山,荆州,荆门等地,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俗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彩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剧。流行于江汉平原,延及邻近鄂南,湘北等地。
朱长生队长介绍完荆州花鼓戏历史后,手把手向队员们传授花鼓戏中小生和花旦的基本功演唱方法和表演技巧,并和非遗宣传员胡先秀现场表演了荆州花鼓戏精典剧目《站花墙》中(叫道童)选段,精美的表演,动人的旋律,现场观众掌声阵阵,不绝于耳,纷纷称赞朱老师表演的花鼓戏精彩绝伦,扣人心弦,让我们大开眼界。游客李国民兴奋的对我们说:没想到旅游时还能欣赏到原汁原味古装花鼓戏,领略到中华民族民间非遗文化的灿烂与辉煌。
荆州花鼓戏展演结束后,非遗宣传小分队队员、洪湖市老年合唱团的队员们在演出现场为观众和游客表演了大合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高亢激昂的歌声,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充满了激情和感染力,让观众陶醉在大合唱的音乐世界中。
至此,乔汇洪湖非遗传承小分队在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传播展演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参加非遗宣传活动的有:乔汇洪湖非遗传承社负责人、洪湖市老年合唱团团长陈和平,艺术总监詹才河,洪湖市原花鼓剧团副团长、小分队队长朱长生,原洪湖市总工会副主席蓝泽华等。
执笔:罗金安,詹才河,审核:华荣,陈和平
2024.8.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