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红色主播”带你重回97年前武汉那场绝密会议
长江网 2024-08-07 22:25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视频截图

长江网讯(记者叶军 张萌 李沁雪 实习生张子晴)97年前,8月酷热的一天,在武汉一个门窗紧闭、如同蒸笼的房间里,21位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参会代表激烈讨论着“中国革命未来的走向”。今天是八七会议97年纪念日,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在长江头条“红色主播说”上投稿,视频中特约讲解员李丹以凝重而深情的声音,带我们重回那场为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历史转折”的绝密会议。

视频开头,站在汉口鄱阳街139号八七会议会址门前,“红色主播”李丹介绍,门牌上六个豪放苍劲的大字“八七会议会址”,是邓小平在1980年5月20日亲笔题写。当年7月15日,76岁高龄的他重返八七会议会址参观,跟工作人员讲述当年的故事……

为什么八七会议保密如此严格?

1927年,神州大地为白色恐怖笼罩,处处血雨腥风。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中央级别的紧急会议。

暗探、奸细虎视眈眈,置身于“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的氛围下,这是一个艰巨而危险的任务。

23岁的中共中央秘书邓希贤只身从西安来到风雨飘摇的武汉,为会议做准备工作。出于保密需要,他改名为邓小平。为确保安全,会址选在汉口俄租界内一位苏联顾问的家里,当年这里屋顶阳台与隔壁阳台相通,一楼天井里还有一道暗门,便于疏散和撤离。

时局紧张,交通不便,参会代表克服千难万险从各地赶来,有些还装扮成农民或商人。他们分3天3批由党内交通员秘密带入会场,甚至被嘱咐了谁从前门进,谁从后门到。8月的武汉,火炉一般。代表们只能进不能出,困了在地板上打个盹,饿了便咽几口干粮。

由于会议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召开,高度保密,八七会议会址一度成谜,直到1976年才复原会址。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在长江头条“红色主播说”上投稿视频截图

八七会议见证两位伟人第一次相遇

邓小平是八七会议唯一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安保,还有会议记录。保存在中央档案馆里的会议记录原件,一共20页,12800字,完整记录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在八七会议上,邓小平第一次见到了时年34岁的毛泽东。操着一口洪亮又浓重的湖南话,毛泽东明确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会议记录显示:整场会议,毛泽东发言7次,成为会场发言最多的人。

八七会议虽然只有一天,却为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历史转折”。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惧艰险、挽狂澜于既倒,坚定探索和开拓中国革命斗争新路的智慧和勇气。此后,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烽火遍燃大江南北,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邓小平7次回忆八七会议

风卷云涌,沧桑巨变。八七会议是邓小平第一次参加中央级别的重要会议。从20世纪50年代到1980年,他曾在不同场合7次回忆。从中可以看出,一代伟人对这段历史的珍视和特殊情感。

“红色主播”、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讲解员李丹

“如今这栋百年历史的‘红色史记’,已经、正在并将继续见证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千秋伟业!”视频结尾,“红色主播”李丹饱含深情地说道。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福珍说,在国民党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面临生死考验、道路抉择的关键时刻,在关乎革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重大关头,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和年轻的共产党人,表现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信念的不懈坚守,面对强大敌人勇敢抗争的不屈精神和为正义事业视死如归的豪情血性,实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书写了壮阔恢宏的英雄史诗。

“讲述就是最好的纪念。”8月7日下午,“红色主播”李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参加“红色主播说”非常自豪,“参加八七会议的那些革命前辈都是跟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们英勇、执着,为了信仰,为了拥有更加美好的世界去奋斗和创造,他们是我的榜样。”

2024年7月23日,“我要找到你·红色主播说”活动启动,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红色短视频作品,来自湖北17个市州地区的网友们积极在长江头条上投稿,争当“红色主播”,讲述红色故事。截至目前,已有92万阅读,221篇讨论。当前排行榜上,武汉市高居第一,作品10篇,热度29;恩施州紧随其后,热度为7;黄冈位列第三,热度为6。

(值班总编辑 陈志远 值班主任 张萌 值班编辑 熊展平)

36
45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