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驼城之夜

榆林市,陕西省辖地级市,古称上郡,别称驼城、小北京、塞上明珠等,位于陕西省最北部,陕北地区和河套地区,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介于北纬36°57′~39°35′,东经107°28′~111°15′之间,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

7月30日来到榆林,晚上的漫步让我感受到古城之夜的美丽。

榆林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兴于明清,明朝时成为九边重镇“延绥镇”的驻地,康熙皇帝曾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的刻碑,展现了榆林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榆林市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荣获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市等称号。‌

万佛楼位于榆林城南大街,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砖砌4孔窑洞式城台,洞可穿行。台上建二层楼。楼长29.6米,宽18.4米,高18米。南洞左右各有天门、地门,拾阶可通楼上。第一层楼北是观音殿,楼南是孔雀明王佛殿,分为南北两院,东西各有配殿三楹。第二层为通殿,外围木栏杆。原有佛像万尊,故名万佛楼。

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文昌阁,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南大街216号,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该文昌阁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最初建立在四个青石台上,俗称“四方台”。文昌阁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和科学,其结构为十字歇山顶重檐三滴水纯木结构,总高约19米,由28根巨柱支撑,其中4根通天大柱贯通全楼上下,展现出宏伟的气势。文昌阁的二层供奉‌文昌帝君像,象征着文化和学问的繁荣;三层则为‌魁星楼,供奉魁星神,象征着科举考试的成功。这座文昌阁不仅是榆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象征。

然而,榆林文昌阁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在1951年,由于阻碍交通的原因,文昌阁被拆除。幸运的是,在2005年,榆林市政府斥巨资在原址重建了这座文昌阁,以恢复其历史和文化价值。重建后的文昌阁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还融入了现代保护技术,使其成为了一个集历史、文化和旅游于一体的景点,榆林文昌阁的重建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视。它成为了榆林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文昌阁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对学问、功名的崇敬,是榆林市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现为榆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夜幕中老街被灯光秀装扮得古朴秀丽,孩子们玩耍、散步,生意人忙碌着、吆喝着,游客们络绎不绝更显生机。

我们随着人流,漫步驼城,在夜色中灯光下用镜头记录定格了榆林这座古城的美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2024年7月30日拍摄于陕西榆林






6
3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