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研究员龙倩:
在信息时代创造我们的新文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第十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讲到“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有不少新提法,长江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研究员龙倩。
文化领域的发展要适应信息化发展
长江日报:“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这句话值得注意,过去我们习惯将“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与“科技创新”联系起来,文化与之是怎样的关系?
龙倩:这个要从信息技术的特性上看。一方面,信息技术“网联全球,数生万物”,虽然信息技术最早由科技创新撬动,但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互联网早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演进,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应用蓬勃发展、快速迭代升级,成为推动世界变革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可以说,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无处不融。就以信息技术+文化来说,互联网短视频传播持续“出圈”,博物馆+元宇宙、数字+文化贸易等新场景新业态加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舆论传播方式、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业态样式等产生了深刻影响。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浪潮,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创新,加快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是我们迫切需要回答解决的重大课题。
另一方面,文化领域的发展要适应信息化发展新趋势。比如,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文化形式、文化体验及产业模式,积极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不断提升我国文化生产力和总体实力,着力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是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保障。从人才要求看,优秀文化人才是具有跨领域、多学科背景,能够站在时代和科技前沿,前瞻性把握科技创新对舆论生态、文化业态影响的复合型人才。从培养目标看,要持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发挥主流媒体“定音鼓”“风向标”作用,把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培养更多能与网络“大V”一较高下、鲜明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全媒体人才和外宣队伍。从产业发展看,必须培育规模宏大的高水平文化队伍,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增强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整体实力,更好促进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
长江日报:如何理解新形势下“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龙倩: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
这次全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之一,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所在。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影响世界重要力量的新形势下,只有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业态,促进文化、科技等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创造力,使信息化更好造福人民群众、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保持对自身文化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长江日报:“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这一表述放在“增强文化自信”当中,有怎样的深意?
龙倩: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和外部打压遏制持续加剧,加之互联网大规模普及应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不同类型的文化、思潮借助前沿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激荡交锋,对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好中华文化主体性带来了新的挑战。
针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复杂形势,必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文明,把互联网这个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增量。必须依法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不断深化对网络舆论生成传播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着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必须进一步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斩断错误思潮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传播的渠道和途径,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长江日报:新形势下怎么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
龙倩:文化自信展示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论及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廓清、明确了它的含义、特征和外延,文化自信逐渐发展成为包括文化立场、文化使命、文化战略及实践路径等内容完整、结构成熟的思想,把我们党对新时代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坚定文化自信体现了我们党对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党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放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地位来看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四个自信”也在党的十九大时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长江日报记者鲁珊)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