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新联会曹华军 东湖蛮王冢焕发新生 携手共筑文物保护法治屏障


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一座隐匿于居民楼旁的千年古墓——蛮王冢,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复兴之旅。这座承载着东汉时期“江夏蛮”文化记忆的古墓,不仅见证了古代蛮族在江汉平原的繁衍生息,也是武汉市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近日,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的积极推动下,蛮王冢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历史文化保护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树立了典范。

蛮王冢位于东湖南望山南麓,原为并列三冢,历经沧桑,现仅存东边一冢,被列为武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紧邻居民生活区,其周边环境复杂,文物保护面临诸多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主动作为,邀请武昌区新联会文艺两新分会秘书长曹华军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文物专项综合治理监督评议,共同为蛮王冢的保护出谋划策。


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协商,检察机关与风景区文物保护部门携手制定了蛮王冢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并迅速付诸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相继落地:墓冢表面断枝、杂物及周边垃圾得到彻底清理;户外垃圾分类房的建设有效改善了环境卫生;墓冢开裂处及四周破损地面得到修补;围墙和铁栅栏的修建封闭了文物与居民楼的连接门,确保了文物安全;视频监控设施的全覆盖更是为文保单位的安全加上了一道“科技锁”。


此外,为提升公众文物保护意识,检察机关还联合相关部门制作了文物保护宣传牌及历史简介宣传栏,并在社区内开展东湖文化和历史遗产保护知识宣讲活动。通过邀请居民现场实地查看整治情况,增强了居民的文物保护责任感和参与感。

武昌区新联会文艺两新分会秘书长曹华军对检察机关的积极作为表示高度赞赏。他指出,蛮王冢作为东湖风景区最久远的历史文物之一,其保护与传承对于提升东湖乃至武汉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重要意义。检察机关的介入不仅为蛮王冢筑起了法治屏障,更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展望未来,东湖风景区文物保护部门将继续依法对文物标志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同时,结合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并清查辖区文物资源,不断筑牢文物保护的法治基石。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蛮王冢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历史光芒,成为东湖风景区乃至武汉市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微信图片_20240704093708.jpg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