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李沁雪 通讯员张俊仓 薛爽)“老师,你是练什么项目的?”“你们在这里多久?”7月7日至11日,华中师范大学筑梦体育人实践队奔赴西藏山南琼结县,开展“健康赋能乡村教育振兴”专项行动。在琼结县中学,孩子们看向实践队师生的眼里充满了对高原外世界的好奇和渴望,脸上的笑容就像格桑花一样美丽。
华中师范大学“健康赋能乡村教育振兴”专项行动走进西藏山南琼结县。通讯员供图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30年来,一批批干部人才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奔赴高原开展工作,为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优秀校友马丹曾作为首批国家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教师中的一员奔赴西藏,六年间,她先后在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东辉中学任教,组建高原首支学生舞蹈啦啦操队,带孩子们登上全国舞台。在对口援藏30周年之际,筑梦体育人实践队选择追随马丹的脚步,发挥学科特色,在山南开展教育帮扶。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优秀校友马丹组建高原首支学生舞蹈啦啦操队。通讯员供图
在琼结县中学和琼结镇完全小学,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员张强老师带领实践队员们开展了篮球、排球、田径、健身操、跳绳等体育课教学和阳光大课间活动,将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要求的“教会、勤练、常赛”贯穿其中;筑梦小课堂中,实践队员介绍大学学习生活和健康生活方式,为孩子们种下梦想的种子;实践队还针对青少年脊柱健康的保护,为孩子们进行了脊柱侧弯筛查。
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员张强老师田径授课。通讯员供图
华中师范大学筑梦体育人实践队进行红旗操教学。通讯员供图
为了上好体育课,实践队在出发前认真磨课、仔细编排,在实践地克服高反不适,每一套动作下来都大口喘着粗气。但是,当大家看到孩子们兴奋的表情和跃动的身影,一切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一名藏族学生写给实践队员的纸条中说道:“我想考华中师范大学,等我哦。”孩子们眼里有光,队员们胸中有爱,这一刻,教育的意义得到了充分展现。
筑梦小课堂授课。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琼结县是藏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西藏境内最大的陵墓群——藏王墓坐落于此。实践队师生走进藏王陵博物馆,了解吐蕃王朝的更迭,重温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感慨于西藏文化底蕴的深厚。师生一行在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了解西藏民主改革历程,感悟到“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意义。为加强对民族学生的教育帮扶,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领导老师在实践间隙前往位于拉萨市林周县的藏族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关心了解学生的学业、生活和就业准备情况。
实践队一行在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参观。通讯员供图
对口援藏30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琼结镇完全小学,标准化的田径场、风雨球场、崭新的教学楼整齐分布。
琼结镇完全小学标准化的室外运动场地。通讯员供图
“雪域高原上的孩子们每一个都是星星,他们需要的是点亮星星的人。在山南,实践队看到了西藏的过去和现在,而眼前的孩子们正是西藏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华中师范大学筑梦体育人实践队负责人表示,作为师范高校师生,应深刻领悟党和国家的良苦用心,勇担使命,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乡村振兴、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光和热。
(值班总编辑 陈志远 值班主任 张祥 值班编辑 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