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茶哲学,探磐安茶厂实录


    三茶统筹领导,合力振兴乡村。75日,浙江农林大学“三茶统筹促振兴 品茗精英来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县特色产业技术推广中心石红静副主任和“老茶叶人”厉中良的带领下来到磐安县尚湖镇的浙江清连香茶叶有限公司和富民合作社开展实地考察。

    活动以成功梳理茶产业的发展脉络,洞察茶产业致富的有效路径,把握茶叶市场的发展动态为主要目的展开。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浙江清连香茶叶有限公司并对负责人开展了相关访谈。

IMG_8545.JPG

        负责人袁金成详细给我们介绍了茶青的购买渠道和成品茶叶的销售渠道。在该公司使用的公众品牌磐安云峰下主要包含四类茶叶品种:龙井茶、浙江香茶、云峰茶、功夫红茶。

IMG_8616.JPG

    访谈结束后,团队成员参观了清连香公司的茶叶加工设施,科技兴茶在一排排机器中着重体现出来。

    小型合作社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是否会不同于大企业的呢?团队成员在这样的疑问之下前往了富民合作社。

    相比清连香茶叶公司三层楼的产品加工规模,富民合作社的一间平房显出小型个体户茶产品加工规模的微小。可除了在加工规模以及茶叶种类和品牌上的区别外,团队成员在访谈负责人袁富民的过程中了解到两家茶厂的购买和销售渠道其实大同小异。茶叶品种的选择,品牌效应的影响,加工规模的大小更大程度决定了茶厂发展的市场空间和长远走向。

 

图片3.png

    

    除了购买,销售渠道和加工技术的类似,两家茶厂都有一个共同点:对茶青主要进行粗加工,将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在扩展成品茶叶的市场销售渠道和提升成品茶叶的品质上,而非仅依赖由成品茶叶深加工产生的副产品。

    为什么茶厂选择这样做呢?厉主任要求更好关注茶产品本身让团队成员感悟到:市场销售管道的多样化,意味着开拓新的客户群体,而在全球化的今天,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为各行各业的产品销售都提供了无限潜力的同时也下拉了产品品牌的态度,加入这样的市场堪比“砸招牌”的举动,深加工产品虽然可以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但市场相对较小,且研发和生产过程复杂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是不符合磐安茶产品发展现状的。只有通过双管齐下的策略,即扩大销售渠道和提升产品品质,磐安茶产业才可以更加稳固地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并增强茶农的生计安全,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一致的高品质产品,共同推动茶产业的未来繁荣。

图片2.png


    此次实践活动采用这种结合实地调研和多角度分析的方法,增强了实践团队自身对茶产业各个环节的认识,包括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这种深入的了解为团队成员未来在茶产业或相关领域的职业生涯和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这样的实证研究,可以更准确地定位产业发展中的痛点与机遇,制定更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促进产业和地区的共同繁荣。

图片1.png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