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黄石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走笔
黄石日报 2024-07-03 10:15

6月25日,一年一度的高考放榜,继2023年取得近五年最好成绩的基础上,黄石高考成绩实现再突破。

这是一份厚重提气的教育答卷——

黄石城区、大冶市、阳新县特殊本科和普通本科上线人数均实现三位数增长……

这是一串回应关切的温暖足迹——

“答卷”的背后写满了优先发展的关心关爱,激扬着改革创新的时代回响,沉淀着上下一心的苦干实干。

质量兴教 凝聚教改合力

教育兴则城市兴,教育强则城市强。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有学上”到“上好学”,黄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脚步从未停歇。

2023年8月,市委专题研究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年9月,全市教育系统记功奖励大会暨庆祝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大会召开。这是黄石首次对为基础教育质量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集体、个人记功嘉奖。

一念既出,万山无阻。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市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师以爱教为乐的良好局面。

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提早谋划,补短板、强弱项,增学位、强队伍,提质量、促公平,多措并举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对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不遗余力投入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建好用活激励机制赋能教师队伍建设。

重教兴学,质量第一,市教育系统先后出台通知、意见、指导意见、若干意见等,让教育更有温度、又提质量。

以考生为本,实现平安高考、暖心高考。今年高考期间,这座城市和市民发起总动员,投入了最朴素的情怀、最温暖的陪伴。

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公安、交警、交通、城管摆员上路、维护秩序、热情服务;气象、供电、卫健、生态环境、市场监管、无线电等涉考部门通力合作,精准服务。

一座重教的城,必定前途无量。一群联动的人,必定力量勃发。爱心送考、暖心伴考、志愿服务、文明劝导、心理疏导、开放驿站……一个个志愿服务活动,护航莘莘学子追梦之路。

优师强教 锻造教育铁军

强教必先强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黄石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工作来抓,持续在培养、引进、交流、激励上下功夫,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激励教师、发展教师、提升教师,以优质师资发展优质教育。黄石走出一条适合本土教师发展之路。

“缺什么补什么”,黄石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落实精准培训要求,提升教师培训质量。

去年以来,市教育局先后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李希贵、李一飞等人来黄专题辅导基础教育。

近两年,统筹安排国培、省培、市培项目,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2023年培训教师近8000人次;2024年拟培训教师6000余人次。

持续推进学科精品课评比、青年教师大比武等教学技能比武活动,分类提升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公开招聘、校园招聘、公费师范生招聘、双高人才引进等多种途径的人才选用机制,近两年,全市补充中小学教师2400余人,培育名师学科带头人及乡村首席教师30余人。

推进“县管校聘”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协同配套、联动实施。城区教师交流到乡村学校任教占比达到5%以上,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轮岗1200多人。

躬耕教育,强国有我。一份份文件、一项项政策、一个个夯基固本的行动,提升了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化作广大教师砥砺奋进的动力。

3月13日—14日,第五届黄石高中教师“赛解题”活动举行,2428名教师同时参加考试。

同一时间考试,同考一张试卷,教师与学生共赴考场,同科竞技。在黄石,这样的“赛解题”活动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自2022年起,全市所有高级中学每年举办两届“赛解题”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5届,累计参考教师9764人次。

赛解题是对教师学科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的考验,更是对教师创新思维和应对能力的挑战。

“教师是教育发展第一资源,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只有老师善教,学生才能善学。”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张恩强说。

管理促教 提升教学成效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实现从“学有所教”转向“学有优教”,是教育精细化管理成就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近年来,黄石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激发教育发展动能和潜力,激活教育教学改革一江春水,教育管理呈现新气象。

开展“教育减负攻坚年”专项行动。出台教育减负10条规范,实施“双减”专项督导。

推进教联体改革提质扩面,创建省级示范性教联体6家,省级教联体试点单位11家、市级示范性教联体13家,市级教联体试单位67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纳入教联体占比达65%。

改革绩效分配制度,建立与专业能力、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相匹配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改造升级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师生数字终端配备全达标。

成立督学工作组,组成多个业务小组,专项督导高考复习备考,实施市直属学校的课堂、校园、食堂等网络巡查督导。

“质量在一线、管理进课堂。”从局(院)机关科室到各学校聚焦课堂,把脉问诊,凝心聚力抓教学、提质量。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1月起,市教育局、市教科院牵头编写《教研参考》,其内容是高中九大学科的质量分析,有数据、有成效、有问题、有建议。

建立了高考备考质量监测月报制度,召开高三年级八市联考质量分析会,对复习备考把脉问诊,推动即考即研即备。

推进市域高中联校建设,组成黄石二中、大冶一中、阳新一中教学联盟;组织7所黄石城区高中与大冶实验高中等学校进行高考备考交流研讨。

学校作为教学主体,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为每个孩子提供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质量的教学。

黄石二中在每次大型考试后,召开年级、班级、备课组、学生等四个层面质量分析会,对成绩进行详细数据分析。

大冶一中通过发布教学任务清单,推行“有温度的管理”,每个月坚持采集名校测试题,组建切合本校实际的试题库。

阳新一中平时抓重点生、目标生、临界生,学科老师指导学生做好基础题、易错题、高考真题。

湖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石一中)坚持开展九大高考学科的“教研开放日”活动,鼓励教师践行课堂教学改革。

黄石三中针对学生共同的痛点、难点,推行基础小练、复习小卷、基础训练,补齐学生短板。

黄石七中要求各位老师围绕学生薄弱点、问题点、高频考点进行微专题构建与专题训练,每天开展学科基础小练,开展一对一答疑辅导。

有色一中积极研究各地试卷特点,分析学生的得分点和失分点,强化得分意识。

静水流深,润物无声。各学校还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黄石五中开展人文艺术体育特色教育,在绘画、书法、舞蹈、声乐、播音主持、田径、武术、球类等项目上亮点纷呈。

黄石六中与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深化体教融合,开设体育单招班,双方各派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确保文化成绩和体育成绩共同提高。

站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起点,黄石正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致力以教育之力厚植民众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城市发展之基。(记者 孙成香 阮瑞祺 通讯员 余玮)


编辑:郭明磊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