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是“画”,入目是“景”。初夏时节,记者行走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蒿口村,目之所及绿意浓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桃子香味。
近年来,蒿口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城郊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逐步延长,绘就了一幅乡村美、农民富、产业旺的和美乡村画卷。
做好细节文章
让乡村“美丽永驻”
漫步在村道,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株株果树郁郁葱葱,特色景观小品为村内增添了别样色彩。
蒿口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新村,移民房屋建筑风格统一,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如何维持巩固良好的村容村貌?蒿口村“两委”从细节入手做文章。
“这几株是樱桃树,你要是早两个月来,就能看到上面挂满樱桃。这棵桃树结了不少果,过几天就成熟了。”蒿口村党总支书记彭泽洪告诉记者,最初他们在移民房前屋后种了绿化植物,用来美化环境,但发现与村民需求不符,有村民将绿化带清理后种上蔬菜。“种什么既美化环境,又能满足村民需求,给村民带来一定经济收益?”村“两委”干部经过入户走访,将目标放在了果树上,在每家房前屋后种植樱桃树和桃树。
“我家房前屋后种了4棵樱桃树,结的果子一家人吃不完。樱桃成熟时,我就挂个牌子在树上,让游客自己采摘,一斤樱桃最高能卖10元。”村民刘娜告诉记者,樱桃树不仅给自己带来额外收益,管理好樱桃树还能获得村里奖励的积分,积分能换生活用品。
该村建立积分管理制度,围绕环境卫生、乡风文明、社会稳定、勤劳致富等四个方面制订《积分管理实施细则》,实施物质、精神“双奖励”制度。在物质奖励方面,村民可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在精神激励方面,积分高的家庭可获得村里公开表扬。
深挖特色亮点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这是我第二次来小蚂蚁生态农庄,在这里住几天,呼吸新鲜空气,体验乡村生活。”6月1日,来自襄阳市的游客刘女士说,去年她跟旅游团来蒿口村小蚂蚁生态农庄游玩过后意犹未尽,今年又带着家人来这里游玩。
在农庄住宿区后面的休闲广场上,刘女士和老伴正练着太极拳。“女儿领着孙女到桃园摘桃子,然后去儿童乐园玩。”刘女士说,蒿口村有适合一家三代人游玩的项目。
“这是我们投资350万元新建的餐厅,可同时容纳300余人就餐。”小蚂蚁生态农庄负责人马成柱介绍,他是外迁移民,2017年回丹江口市探亲时,被蒿口村向日葵基地吸引,决定在该村投资建设小蚂蚁生态农庄。农庄以农业为核心,打造集农业休闲旅游、特色餐饮、生态住宿、农产品销售、体验娱乐等于一体的生态康养综合体,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
餐厅旁边不远处是烧烤露营区,户外桌椅一应俱全,有的游客在挑选烧烤食材,有的在生火准备烧烤。
“农庄准备沿着道路打造一片烧烤露营区。”彭泽洪介绍,村里支持农庄建设果蔬采摘基地、赛马场、赛车场、儿童游乐园,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近年来,蒿口村先后引进湖北双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十堰小桃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水蜜桃、黄桃、李子、草莓、西瓜、梨等水果300余亩。与湖北医药学院联合建设武当道医研究院,融合武当武术、道家康养等元素,建设以“修道、乐道、养道”为特色的道文化康养基地。引进丹江口市艾保艾草有限公司、十堰道菊实业有限公司,建设武当道墨养生基地,打造“一片艾草、一粒黄精、一股松烟药墨”康养品牌。
如今,该村推进农旅融合,做强优势产业,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0万元。
做强优势产业
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端午”节前夕,小蚂蚁生态农庄接受预订的游客太多,因担心接待不过来,马成柱向村委会求助。村干部立即行动起来,将游客推荐分流到村民开的农家乐,实现多赢目标。这是该村巧打“生态牌、田园牌、文化牌”,干群合力做强优势产业、带动共同增收的一个缩影。
“我家农家乐每到周末都是满客,一天能接待十几桌客人。”6月10日一大早,村民彭娥就开始忙着准备食材,“昨天接待了16桌客人,到最后发现食材不够用,今天我多准备一些食材。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生意也越来越好。”
“以前我们除了在家种地,就只能外出打工。现在村里企业多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村民高红龙今年36岁,2018年到小蚂蚁生态农庄工作,“我现在不仅打工挣薪金,还拥有公司股份,可得分红。”去年,小蚂蚁生态农庄建设儿童游乐场,鼓励员工参与建设、管理,高红龙的妻子参与管理占股10%。
在儿童游乐园外,记者看到烤肠、炸串等特色小吃,各摊位整齐有序地沿路摆放。“2024年春节,8天时间我挣了3万多元钱。”村民刘娜告诉记者,她每周在这里摆摊卖小吃,既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还能减轻家庭负担。彭泽洪介绍,目前该村有15名村民在这里摆摊,村里不收管理费,每到节假日村干部轮流值守维持秩序、打扫卫生。
时下,蒿口村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村民在和美家园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蒸蒸日上。(记者 周亚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