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商业新活力
合肥日报 2024-06-03 01:31

合肥坝上吾悦广场、新粮仓文化商业街区、包河万象汇……一个月内,合肥的三个商业新地标接连开业,备受关注,更多商业项目也正在火热建设中。

近日,合肥入选2024新一线城市名单,商业是其中重要的评选指标之一。巧用外力,苦修内功,合肥已走出商业发展新路径。

新项目

首店经济“加速跑”

4月27日,合肥坝上吾悦广场开业;5月17日,新粮仓文化商业街区开仓;5月25日,包河万象汇开业。与此同时,安徽首家山姆会员店、龙湖高新天街、杉杉名品小镇、银泰in66、联投中心书城等项目正加紧建设,合肥商业即将迎来爆发期。

新商业综合体的入驻,不仅完善和拓展了合肥现代服务业的配套功能,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质,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新载体。

“这些大型商业设施逐渐成为合肥文化生活新地标,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活力。”合肥市商务局有关人士介绍。

商业综合体的竞争力如何,首店是重要的考量标准。

今年以来,合肥万象城与合肥银泰中心新增首店数量均为10家,占比约14.4%,并列第一;合肥坝上吾悦与新粮仓文化商业合集新增首店数量为7家,占比约10.1%。

对于消费者来说,与众不同的首店提供了购物娱乐的新去处,带来了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对于商家来说,各具业态的首店可以快速“聚人气”,成为城市线下商圈的“流量密码”。

2023年至今,入驻合肥的首店各具特色。既有著名美妆品牌,如“Burberrybeauty”“TOMFORD”等,又有人气比萨品牌“达美乐”、“coscoffee”集装箱主题精品咖啡店,还有备受孩子们欢迎的“经典奥特曼光之乐园”,以及占地8000平方米的“懂车帝汽车商城”全国首店。

这些新面孔,成为撬动大型商业综合体销售额增长的“钥匙”。数据显示,合肥市2023年开业的首店直接拉动消费超4.2亿元。发展首店经济,也已成为提升合肥城市形象和城市商业能级的重要抓手。

新消费

店铺“玩”出新花样

在城市商业综合体中,人们购买的不仅是商品和服务,更是一种体验和感受。如今,商场不再是传统的消费场所,已然成为文化和科技对外交流的媒介和通道。

合肥包河万象汇开业期间推出的“城市幻享季”系列首展活动,包括《漫无边界》沉浸式航天艺术展、《中国国家地理·探索》极致发现科学艺术影像展等,为消费者带来了“文化+消费”的新体验。

把展览开到商场,这并非首次。

此前,合肥银泰中心推出“故宫里的神兽”安徽首展、中秋百人巡游等IP打卡场景,带动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25%、客流同比增长175%。

“边购物,边逛展”,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实现了文化和商业的双赢。

除了展览,汽车也“开”进了商场。

在包河万达、之心城、庐阳万象汇等核心商圈,汇聚了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门店。将车放进商场卖,不但能增加品牌的曝光度,补足商场“衣食住行”全方位业态,显眼的位置和富有科技感的造型还能快速吸引消费者眼球。

基于良性创新发展,商场内时常出现“人挤人”的热闹场景,商场外也“变”出不少新花样。日前,一些安徽旗舰店、品牌概念店、科技主题店等在合肥集中开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业内人士表示,新商业项目通过挖掘区域特色,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打造出更加多元的消费新场景。这些新商业项目齐聚合肥,其背后不仅是经营者理念的创新,更是对消费者新需求的敏锐洞察。

新模式

城乡劲吹“直播风”

新需求带来了新产业、新模式,催生了商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足不出户就能“买全球”?今年4月,安徽省首家跨境电商消费新体验店——叁时叁刻正式在合肥开业,消费者可以直接在“家门口”选购进口商品,有的直接现场带走,有的则通过线上下单。

这是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的一个缩影,如今它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

2024年,合肥跨境电商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以光伏新能源、小家电等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打造2个以上跨境电商产业带。

如果说跨境电商代表了新的发展方向,那么传统电商则设法在流量上获得突破,在商业新模式中寻找一席之地。

事实上,凭借良好的人才、区位和产业优势,合肥直播电商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土壤。与此同时,合肥还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拓展线上消费市场,让电商直播新业态融入传统产业转型中,实现网络零售快速增长。

目前,合肥在全国直播企业城市排行中位居第八位,平均每天可以诞生16.3家直播企业。过去一年,合肥通过电商直播销售3.1亿件商品,实现网上零售额219.1亿元。

“直播的风”也刮到了农村,电商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长丰草莓、中垾番茄……在网销过程中,农产品逐渐形成了品牌,通过参与安徽省好网货大赛等活动,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大提升,成为远近闻名的“俏货”。截至目前,我市已认定55个年网络销售额超百万元农产品品牌。数据显示,1~4月全市实现农产品网销额55.8亿元,同比增长15.5%。(李润媛)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