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汉桓侯祠,又称张飞庙,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古城的西街,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始建于三国时期,是为了纪念蜀汉名将张飞而建的。祠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重建,占地面积约5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汉桓侯祠不仅是研究阆中地区古建筑群早期规划的重要参考,也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历史沿革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张飞逝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建立了桓侯祠。
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阆中百姓为纪念张飞拒敌有功,增建了敌万楼。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对张桓侯祠进行了维修,包括大殿、墓亭、聊园等部分。
2007年5月至10月,张桓侯祠广场进行了风貌打造,聊园和东西厢房被开辟为展示张飞生平及三国文化的陈列室。
2008年4月28日,张桓侯祠重新开馆,成为阆中古城的一大亮点。
三、建筑格局
汉桓侯祠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等组成。其中,山门和敌万楼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代所建。整个建筑群为四合庭院式布局,结构严谨,构造别致,既有雄伟壮观的气势,又显得幽雅精美。
敌万楼:取《三国志》中称张飞为“万人敌”之意,楼下置有唐、宋铸铜佛三尊。楼内嵌有明代碑刻,记录了张飞的历史和传说。
大殿:位于五级台阶上,为歇山式大屋顶,砖雕拼合屋脊。殿内塑有二米多高的张飞文像,左有张苞执蛇矛,右有马齐捧丹卷。
张飞墓:墓成椭圆形,南北长42米,东西阔25米,高8米。墓前建有一墓亭,亭内塑有张飞武像。
厢房:左右各有厢房10余间,均配以雕花隔扇门。右厢房为阆中出土文物陈列室;左厢房为雕塑厅,展示了张飞生平业绩的群雕。
四、文化价值
汉桓侯祠作为纪念张飞的祠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祠内现存碑匾24通、名联多副,多系名家所书,如果亲王、李国英、熊克武、张爱萍、赵朴初、流沙河等名人手笔。这些碑刻和楹联不仅丰富了祠内的文化内涵,也为研究三国文化和阆中地区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五、旅游信息
汉桓侯祠位于阆中古城的西街,是游客前往阆中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游客可以购买单独的门票参观,也可以购买包含张飞庙、贡院、华光楼、中天楼等景点的联票,享受更优惠的价格。此外,游客还可以乘坐观光车游览阆中古城,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