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依托、科技赋能,全市各区为乡村振兴打造发展引擎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3日讯(记者潘璐)5月23日上午,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武汉加快‘三个优势’优化”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会上江夏区、新洲区、黄陂区和蔡甸区发布了目前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和未来如何根据各自优势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的各项举措。

发布会现场。杨涛 摄

江夏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夏区拥有“三山三水三分田”的优越资源禀赋。为了让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江夏区坚持以工业化思维狠抓农业产业发展。抢占预制菜产业新赛道,成功举办中国水产预制菜峰会,吸引益禾堂总部签约落户,预计年营业收入10亿元,带来税收5000万元。引进投资10亿元的“一亩田”农产品交易中心落户江夏,构建“种植—加工—国内外贸易、金融”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全区充分发挥华中农业大学、省市农科院及24所区内高校等资源优势,积极对接签订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以“一个街道对接一家高校院所”的思路,列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批量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在江夏转化。

新洲区坚持科技赋能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工程,围绕“一街一业,一村一品”,合理布局规划区域化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园区。“楚天第一汤”汪集鸡汤,用科技“煨”出5亿元产值。去年,占地120亩的汤食文化产业园在汪集农产品加工园区启动建设,到2026年,汪集汤产量可达3000万罐以上,产值可达15亿元。新洲龙王白莲覆盖30个村两万亩面积,莲子产量67.5万公斤。农民搭上名品快车道,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新洲白前草2023年列入全国农耕农品,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余亩,年产销量5000吨,占全国产销量的95%以上,是全国唯一柳叶白前规模化种植区。居于行业龙头地位,具有定价话语权。宋桃桃胶五年完成网络销售2.1亿元,农民每亩新增收入1500元。

黄陂区全力推动“农工贸”优化升级,高质高效建设武汉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加工园一期水电气网等基础建设已经完成,签约引进53家企业,目前有10个项目正在开工建设,一批项目预计在7月投产。

蔡甸区是武汉市首个省级生态区。全区以知音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为依托,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初步构建了以优质农产品为基础、衍生加工业为重点、旅游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花博会“知音花月夜”点燃夜游经济,汉赛跑跑花园卡丁车、野生动物王国飞禽秀等特色项目长居周边游人气口碑榜。全区连续两年文旅发展指数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序列,旅游人次、综合收入连续三年增幅超过60%。下一步,全区将发展智慧农业,借助中法生态城、中德国际产业园等两大国际化平台之力,让更多农业企业和优质农产品“引进来、走出去”;聚焦嵩阳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培植一批特色鲜明、文化赋能的优质项目,打造乡村振兴美丽引擎。

【编辑:赵可】

1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