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记者 李建华 李沁雪
“必须持续发扬革命到底精神,始终以‘革命者’的姿态和‘赶考’的状态,答好新时代的‘考卷’。”5月11日下午,大江新闻客户端网友@060743在观看网络直播“在南京重温渡江战役”时留言。
当天下午14时,长江网发起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系列新闻直播活动第3场,走进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和解放军解放南京登陆点下关码头(今天的中山码头),重温历史,感悟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来自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长江流域重点新闻网协作体的41家网媒联动直播,直播时长约45分钟。
“京电号”小火轮作为国家一级文物静静地“停泊”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广场上。 记者吕诗文 摄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949年,为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毛泽东同志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篇。
2019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强调,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直播中,讲解员和特邀嘉宾通过渡江胜利纪念馆馆藏的重要史料,向全国网友讲述了渡江战役中发生的一件件惊心动魄的故事。
“紫石英”号军舰事件: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炮舰外交”的终结
“1949年4月20日,长江北岸,就在解放军百万雄师即将渡江的节骨眼上,突然发现一艘英国的护卫舰驶进长江江面,并由此引发炮击等一系列事件。”时任第三野战军23军政治部副主任符确坚之女符丽娅,讲起渡江战役的一段历史。
时任第三野战军23军政治部副主任符确坚之女符丽娅在直播中。 记者吕诗文 摄
这就是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护卫舰,该舰罔顾解放军早已发布的撤离公告,悍然驶入前线预定的渡江江段,我23军在军长陶勇的果敢指挥下,我炮兵奋勇还击,英军护卫舰中弹受损,击毙其舰长,重伤其副舰长,迫使“紫石英”号升起白旗,为渡江作战扫清了障碍。
在渡江战略上,毛泽东主席要求人民解放军“极力注意避免和外国兵舰发生冲突”,但如果帝国主义国家军队敢于挑衅中国军队,则要坚决予以回击。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坚决回击了英国海军的挑衅行为,粉碎了其武装干涉的图谋。
鸦片战争以来,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主权一步步沦丧,中国内河航道上,外国军舰耀武扬威,种种暴行罄竹难书。
“然而,时代变了,西方列强的对中国的‘炮舰外交’再也行不通了。”符丽娅说,今天的中国,再也不是一百多年前那个没有尊严、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而是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伟大国家,什么“炮舰”和“制裁”,都吓不倒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
血染的公文包:诠释着渡江将士攻坚克难、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件深棕色的皮质公文包,上面浸染着斑斑血迹,在静穆地诉说那战火硝烟的峥嵘岁月和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
渡江胜利纪念馆陈列的“血染的公文包”。 记者吕诗文 摄
讲解员杨卉卉介绍,公文包的主人,是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104师312团2营副营长张兴儒——1949年4月21日晚,南京解放胜利在望,黎明就要来临,然而张兴儒却没能看到这一天的到来,不幸在“三浦战役”中壮烈牺牲。
南京江北有相邻的江浦、浦镇、浦口,合称“三浦”。这里的江岸线绵延40多公里,与南京城隔江相望,地势十分险要,素有“金陵门户”之称。渡江战役打响时,这是长江北岸唯一仍在国民党手中的地区,成功攻占三浦,就突破了解放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驻守三浦的是国民党精锐部队第28军,武器精良,人数众多,以江浦、浦镇、浦口三镇为倚角,构成坚固防线,攻占三浦注定是一场惨烈的攻坚战。
1949年4月20日下午,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5军首先对江浦展开主攻,江浦守敌约有2000余人,凭借地堡和城墙形成交叉火力。经过浴血奋战,突击连攻至城下时只剩下10余人。
战至21日凌晨,突击队终于冲上城头。突然,一枚炸弹在副营长张兴儒旁边爆炸,他被炸伤腹部,伤势严重。临终前,他将浸染着自己鲜血的公文包,赠送给战友巩继先作为纪念。他在牺牲前对战友说:“我就是死了,你们抬也要把我抬到南京去!”
后来,巩继先将公文包捐赠给渡江胜利纪念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张兴儒烈士的遗言也被镌刻在纪念馆的墙壁上,它们共同诠释着渡江将士攻坚克难、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密取千里江防图”:为解放军在荻港抢渡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在渡江胜利纪念馆,还有一个军用公文包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反映了南京地下工作者看不见硝烟的革命斗争。”渡江胜利纪念馆公共服务部主任潘迎介绍,这个黑色公文包的主人是时任国民政府江防警备司令部的中校作战参谋沈世猷。
渡江胜利纪念馆陈列的“密取千里江防图”。 记者吕诗文 摄
据介绍,1949年1月,汤恩伯调集60万人马,部署在京沪杭战区及长江下游千余里的江防全线上,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为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尽快获取国民党江防兵力的布置情况,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要求沈世猷迅速搞到安庆至芜湖间,特别是荻港一带敌人江防兵力部署的全部情报。沈世猷受命后,冒着生命危险,迅速搞到了一份国民党第七绥靖区新报上来的荻港地段兵力部署的详细军事图并带回家中。
他和妻子丁明俊连夜把江防军事图上的兵力配备情况,详细记录下来,沈世猷夫妇想方设法将国民党的江防图交给了中共南京地下党情报负责人卢伯明,最终情报在1949年3月的一天送到人民解放军江北指挥部。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在荻港抢渡成功,可以说,这份江防兵力部署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沈世猷仍然没有暴露身份,他随国民党撤退到上海,继续从事地下工作,又为解放上海提供了大量最新作战情报。直至上海解放之后,一家人才重新团聚,沈世猷和丁明俊的地下党身份才被公开。
“在南京解放60周年之际,沈世猷的夫人丁明俊将沈世猷在渡江战役中传递情报使用过的公文包,捐赠给渡江胜利纪念馆收藏。它承载的不仅仅是当初那份江防情报图,更是地下党员一生爱国为民的不懈追求。”潘迎说。
“解放军露宿街头”照片:人民解放军“不入民宅”的军纪震惊中外
潘迎介绍,4月23日,解放南京之后,由第三野战军组成的中、东两集团东西对进,4月29日将由南京、镇江撤逃的国民党军5个军8万余人围歼于皖南的郎溪、广德地区。5月3日第7兵团解放杭州。
与此同时,由第二野战军组成的西集团渡江后向南疾进,先后解放九江、南昌,斩断了浙赣路,割断了汤恩伯与白崇禧两集团的联系。随后,第9、第10兵团指挥8个军(后增加2个军)及特种兵纵队近30万人,于5月12日向上海发起攻击,从浦东、浦西两翼迂回,以吴淞口为目标向心突击。至5月27日完全攻占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宣告胜利结束。
经典照片“解放军露宿街头”。 记者吕诗文 翻拍
在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里,陈列一张经典照片“解放军露宿街头”,深深吸引着游客驻足观看。在这张照片里,解放军战士头戴军帽、衣不解带,齐刷刷地躺在上海街头的水泥地上,步枪靠墙倚放着,而有的机枪手即使睡着了,也紧紧地把武器抱在怀里。
“解放军有非常严明的军纪,就是要求战士在解放、接管城市期间不允许入民宅。解放军攻打上海时,每个干部战士都对总前委制定的《入城守则》熟稔于心。”潘迎介绍,根据知情人士回忆,当时天降大雨,住在街道两边的老百姓们看着淋雨的解放军战士非常痛心,纷纷邀请他们进家里避雨,但是战士们都拒绝了,坚决贯彻不入民宅的命令。
美国合众社的报道这样描述了当时的场景:“中共军队军纪优良,行止有节,礼貌周到……虽然有许多大厦是大开着,可以用来做军营,而中共军队仍睡在人行道上……”
“第六十八师将缴获的两卡车黄金和其它贵重物品,完整无损地上交上海市军管会,受到了军管会的表扬。”符丽娅也生动讲述解放军军纪的严明。她说,第三野战军攻占上海的战斗大多是在市区作战,为了减少城市设施的破坏和居民的损失,尽量不用或少用火炮射击和爆破,主要使用步兵武器,以短兵相接解决战斗。同时严明部队纪律,一律不进民房,全部露宿在街头马路上,谢绝一切物资慰劳,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博得了人民群众的热烈赞扬。
“解放军真了不起,是真正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符丽娅还提到,解放后由她父亲主持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编排,拍摄的《霓虹灯下的哨兵》,正是描写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守护城市安澜的故事。
网友:直播活动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在跟随长江网记者“云参观”渡江胜利纪念馆的过程中,不仅对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的革命历史有了更多了解,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努力和坚守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纷纷留言参与互动。
来自南海网用户7477802498的留言。
来自南海网的用户7477802498留言:“这一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重温,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通过‘云参观’,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当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磅礴气势和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这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直播活动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坚定了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大江新闻客户端网友060743的留言。
来自大江新闻客户端的网友060743跟评:“当前,我们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有许多崎岖坎坷,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必须持续发扬革命到底精神,始终以‘革命者’的姿态和‘赶考’的状态,答好新时代的‘考卷’,在新征程上一鼓作气、继续奋斗。”
联动直播新闻媒体名单:长江网、东方网、中国江苏网、浙江在线、安徽网、中国江西网、华龙网、四川新闻网、多彩贵州网、云南网、青海新闻网、南海网、大连天健网、深圳新闻网、中国宁波网、大洋网、青岛新闻网、龙虎网、杭州网、星辰在线、胶东在线、厦门网、舜网、海口网、红星新闻网、合肥在线、南昌新闻网、贵阳网、昆明信息港、汉江网、荆州新闻网、咸宁网、萧山网、新疆网、客家新闻网、石家庄新闻网、西安新闻网、哈尔滨日报冰城+客户端、佛山新闻网、福州新闻网、洛阳网、常德日报。
直播团队:
统筹:陈晓蓉 杨文平 陈志远
组织:张祥 陈峰
主播:李沁雪
文字:李建华
摄像:王海
摄影:吕诗文
后期:苫皓然 邱琳 李哲奇 江尚骏
美工:李新科
发布:王冲 代婧怡 苫皓然 邱琳
编辑:赖俊
值班主任:王冲
值班总编辑:陈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