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有一个以劳模工匠为主题的文化公园——戴家湖劳模工匠文化公园。里面有12位大国楷模的个人雕塑像和经典劳动场景的群雕。雕像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
袁隆平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平这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一生都致力于“米”的研究,他为国家和社会乃至世界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袁隆平有句名言:“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他既是一名科学家,更像是一位农民,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泥,一衣水,与大地贴的近,与百姓贴的近,更与实践贴的近。
“我梦见我们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多么美的禾下乘凉梦,为了这个梦,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之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选择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每天戴着一顶草帽,卷着两只裤腿,在烈日下,在稻田里不分日夜地忙碌着。为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梦想不懈奋斗、辛勤耕耘。
邓稼先 “两弹元勋”“全国劳动模范。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就是——邓稼先。
邓稼先得知要研究核武器后,他只对妻子说;“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一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我是不能管了”。邓稼先为了祖国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美国安逸的生活,参与了我国的核研究工作,为祖国隐姓埋名几十年,离开家时风华正茂,回到家时已是白发老人。他为国家舍小家,每次听到邓稼先先生的感人故事,都让我热泪盈眶。
吴运铎 “中国兵器专家““中国保尔 .柯察金”“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最美奋斗者”。
吴运铎(1917年1月17日—1991年5月2日),男,祖籍湖北省武汉市,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吴运铎是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战争年代,吴运铎曾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仍留有几十块弹片。但他仍然凭借顽强的毅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拼博奋斗。因而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可察金”。吴运铎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
王进喜 “中国工业一面旗帜”“百年中国十大人物”“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最美奋斗者”。
王进喜,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他带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记录,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
1960年3月,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来到大庆。为解决供水不足,他带领工人破冰取水,“盆端桶提”运水保钻。在打第二口井时突发井喷,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水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过全队的奋战,终于保住了钻机和油井。
王进喜以“宁可少活 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铁人王进喜”,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油工人。
林巧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婴之母”“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 - 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林巧稚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为新中国妇产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心血,为中国妇产科学界培养了代又一代的接班人。
林巧稚一生未曾婚育,却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新生命,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任长霞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中国十大女杰”“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最美奋斗者”。
任长霞(1964年2月8日—2004年4月15日),女,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一级警督警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被誉为“警界女神警”。
2004年4月14日,在侦破“1·30”案件途中遭遇车祸,15日不幸因公殉职。
蒋筑英 “中国著名光学科学家”“全国劳动模范”。
蒋筑英,1938年8月出生,浙江杭州人。是著名光学科学家,一直从事光学传递函数研究工作。曾与他的研究小组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电子分色机的分色特性和镀膜要求,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的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1982年因病逝世,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聂荣臻元帅称赞其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2019年9月,蒋筑英被表彰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
蒋筑英是中国光学界的优秀人才。他在科学研究中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任劳任怨,在光学机械检测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他那饱满的进取精神和淡泊、坦荡的高尚人格,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第四研究室代主任。蒋筑英对待同志、荣誉和个人利益有着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
罗阳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航空工业英模”“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罗阳(1961年6月29日-2012年11月25日),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前曾任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生前组织实现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快速研制成功的杰出成果;他以追求卓越的治企理念,实现了管理创新的升华,改变了沈飞公司的面貌。
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机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殉职,终年51岁。
罗阳同志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一生,他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在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上,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用身躯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
罗阳同志以敬业诚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拼搏奋斗精神,组织实现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快速研制成功的杰出成果;他以追求卓越的治企理念,实现了管理创新的升华,改变了沈飞的面貌。
罗阳同志辉煌的一生,用鲜血祭旗,为沈飞人和中航工业员工树立了楷模
孟泰 “新中国第一代老英模”“最美奋斗者”。
孟泰(1898年8月17日—1967年9月30日),原名孟瑞祥,曾用名孟宪钢,河北省丰润县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先后担任鞍钢炼铁厂配管组组长、技术员、副技师、设备修理场场长、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等职务。他曾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委员。
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誉满全国的钢铁战线的老英雄。
赵占魁 “全国劳动模范”。
赵占魁(1896-1973),男,原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工人,被毛主席称为中国式的“斯达汉诺夫”,1950年全国劳模。他在高温炉旁作业,无任何防护措施,每天早出晚归,钻研技术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广泛开展建立新的劳动态度、提高生产率为内容的“赵占魁运动”。他先后被授予“特等劳动英雄”等称号。
张秉贵 “全国劳动模范”“燕京第九景”。
张秉贵(1818年-1987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他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商业系统最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
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刻苦练就了令人称奇的售货“一抓准”和算账“一口清”的绝活,发明了“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方法,始终坚持“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没怠慢过任何一位顾客,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被亲切誉为“燕京第九景”。
党和国家多次授予张秉贵崇高的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群英会代表、特级售货员、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1988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场处为其竖立半身铜像,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2017年,为纪念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工作30多年的老劳模张秉贵,王府井集团决定,将每年的9月18日设立为张秉贵日,以传承和发扬他的“一团火”精神。
时传祥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
时传祥曾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当掏粪工人,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
在工作中,时传祥兢兢业业,提出了“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口号,致力于清洁首都北京。
从一个旧社会受人压迫剥削的“粪花子”成为新中国的一名清洁工人,时传祥感到无比幸福,并把这种幸福感化作无穷的力量,投入到首都环卫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八年里,时传祥无冬无夏地、挨家挨户地给北京群众掏粪扫污;他几乎没有闲暇时间,稍有空闲就到处问问闻闻,走走看看。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习近平
汽车制造与桥梁建设
钢铁冶炼与纺织生产
5月7日,在省总工会指导下,由武汉市总工会与武汉市青山区委、区政府联合打造的戴家湖劳模工匠文化主题公园正式亮相,40余名劳模、工匠、职工代表受邀参加了游园活动,武汉市总工会“职工文化志愿服务队”摄影志愿服务小分队进行了采风活动。
喻智学摄影△
喻智学摄影△
喻智学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