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空港展翅待飞 空港新城乘势向上擘画兴业蓝图
长江网 2024-04-22 20:01

长江网记者 熊璐

4月14日,2024武汉空港国际商务新城半程马拉松在武汉空港国际商务新城(以下简称“空港新城”)空港中心鸣枪起跑。这是在空港新城举办的第三届路跑赛事,来自武汉、北京、成都、大连、广州、福州、桂林、哈尔滨、杭州、海口等全国各地的5000位跑者共同用脚步丈量城市发展。

23.jpg

4月14日,2024武汉空港国际商务新城半程马拉松在武汉空港国际商务新城空港中心鸣枪起跑。长江网陈瑱 摄

已经连续三次参加空港路跑赛事并站上了领奖台的鄂州市第一中学教师喻桐直言:“参加这个比赛已经成为我的一种情怀,我也想借赛事见证空港新城日新月异地发展,和这座城市一起进步。”

日新月异,许多参加了多次空港路跑赛事的跑友都对空港新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地处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毗邻华中地区最大航空枢纽天河机场,近年来,空港新城通过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和临空经济战略发展机遇,立足区域特色,发挥区位优势,不断擘画兴业蓝图,构建黄陂一体化现代产业新体系,区域发展格局不断呈现新面貌,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临空产业落子布局 助力武汉抢抓临空经济新机遇

4月15日,2024武汉空港国际商务新城半程马拉松结束的第二天,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2航站楼重新投入使用,天河机场步入“双航站楼时代”,整体客运保障能力达每年5000万人次,客运保障能力跃居中部第一。

天河机场-临空投.jpg

武汉天河机场。临空投集团公司 供图

而在武汉天河机场跑道一跑道的延长线上,武汉天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配套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据介绍,这一项目是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项目,也是湖北省、武汉市的重点建设项目,一期占地面积38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包含航空货运站、保税物流中心(B型)、航空物流园三大功能区,将形成全产业链航空物流生态圈,致力打造华中地区冷链、医药、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与采购中心,助力天河机场国际双枢纽机场建设。

1703755441172caf66356-fa6a-47bf-bbd8-e975ab3bac58.jpeg

武汉天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配套项目鸟瞰图。武汉航港物流有限公司 供图

武汉航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波分享道:“我们在年前组织了一场全国性的航空货运市场分析与发展规划研讨会,针对枢纽机场航空货运发展影响因素、航空医药物流现状及实践、跨境电商典型案例、航空货运如何适应跨境电商发展、智慧货站规划建设等课题进行了分析和研讨,与全国的行业大咖们一起寻找和探索航空货运市场积极发展之路。”

保税1.jpg

武汉天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临空投集团公司 供图

目前,航空物流园已完工,正处于竣工验收阶段,计划于2024年4月底投入使用,航空货运站、保税物流中心(B型)也计划于2024年底投入使用。在临空经济这一竞争赛道上,空港新城正为武汉抢抓临空经济新机遇打下更多基础。

保税3.jpg

武汉天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临空投集团公司 供图

程波表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填补武汉空港口岸的保税功能空白,进一步完善空港新城配套服务功能,提升空港新城临空产业的竞争优势,壮大集群发展力量,助力临空产业稳步发展。

千年文脉赋能文化产业 人气汇聚讲述新城魅力

而在距离天河机场约20公里处,盘龙城遗址历经千年岁月洗礼,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相融,这里为空港新城注入无尽的文化魅力与活力。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宣传策划部副主任宋若虹回忆,她经常能见到提着行李箱来博物院看展的市民、游客,他们有的刚落地天河机场,将盘龙城遗址作为游览武汉的首选;有的则是在即将离开武汉之际,将这里作为他们旅程的最后一站。

盘龙城2.jpg

盘龙城遗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供图

据了解,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等级最高、遗迹最丰富的商代前期遗址,距今已有约3500年历史,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在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陈列展出了遗址内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等文物,遗址现场展示了城垣城壕、宫殿建筑、墓葬等遗迹和考古发掘现场,让游客观赏商代先人智慧结晶的同时,体验遗址自然环境的变化。

“长江万里青——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 “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 “探索未知 记忆荆楚——湖北省2022年度考古工作成果展”……在宋若虹的介绍中,近年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发力构建多元展示体系,并发挥地缘优势,遴选精品文物,办全新的、精彩的原创展,为遗址持续注入活力。

博物院.jpg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供图

去年,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入选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办的2023年度“世界最佳遗产项目”。而就在4月18日举办的第五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暨第十三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会上,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评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社会活动组织推介单位”。

宋若虹说:“每年特展推出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外地游客专门来看我们的特展,还会有一些本地的游客,他们三刷、四刷、五刷,我上周还碰到了一位游客说他已经看了7次我们的特展,因为我们配合特展开展了讲座,每次听讲座之余他都会来再看一遍特展。”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举办的专题讲座现场.jpg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举办的专题讲座现场。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供图

据了解,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会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面向公众举办专题讲座,在通知发出后的一个小时参与名额便会报满,而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体验学习活动也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在节假日和周末天气好的时候,盘龙城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每日人流量在万人左右。

最近,被誉为“中华第一凤”的石家河玉团凤亮相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成为正在举办的“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的明星展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相关关键词,可以看到不少市民、游客分享展览的信息并自发做出推介,越来越多的人被这块土地的文化故事吸引,想要前来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

创新区域增添发展动能 产城融合助力城市有机生长

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目前,空港新城正着力围绕文体赛事、空铁商务、农文旅、高端文教及产业园等项目,发展产业空港,串联产业链条,助力城市有机生长。

草地.jpg

武汉空港音乐广场。临空投集团公司 供图

已举办三届的空港路跑赛事“以赛促兴”,通过办赛持续优化城市功能,打造区域“文旅体”活动品牌IP,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在2024武汉空港国际商务新城半程马拉松赛事当天,武汉空港音乐广场作为赛事的发放场地,以其宽敞的空间和完善的设施,为参赛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据了解,这一空间是空港新城打造的新地标,意在激活文体旅融合新动能,未来有望成为一个集文化体育赛事、音乐活动、社群活动及亲子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场所,增添产业发展新动能。

韩昶光-空港新城智创园区.jpg

空港新城智创园区。韩昶光 摄

据介绍,当下,空港新城正在依托区域特色产业进行场景挖掘与开发,构筑支撑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互联互通的应用场景体系。

武汉航晨置业公司投资发展部副部长孙枫介绍道:“依托空港新城的区位优势、众多企业总部的集聚势能优势与完善的政策支持,我们推出创智工程设计咨询园、创智文化园、创智总部园、创智商务园四大产业项目组成创智园区,总建筑面积达38万方,产品涵盖5A甲级写字楼、星级酒店、人才公寓、生态智墅、企业服务中心、商业服务中心等,打造武汉经济发展新高地,助力空港新城区域产业导入及升级。”

24.jpg

4月2日,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和江汉大学的高校师生走进LINK美术馆开馆参观。长江网陈瑱 摄

2023年8月18日,空港新城创智园区·创智文化园·LINK美术馆开馆,今年,空港花市开业发展“特色鲜花”产业,在充满发展空间的热土上, “星星之火”正被接连点亮。

花市.jpg

空港花市。临空投集团公司 供图

目前,创智工程设计咨询园已有多家企业入驻,创智文化园也于近日竣工并计划于今年6月交付使用。未来,这里将聚焦文创产业,服务于软件行业、工业设计行业、广告行业、室内设计行业、新媒体行业、新兴文化等行业,打造文创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为空港新城核心产业提供文创支撑与服务 ,并通过先行聚集与培育,形成文创集群。

韩昶光-智创文化园.jpg

创智文化园。韩昶光 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空港新城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优化、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地处黄陂区,空港新城凭借毗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地理优势,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孕育出前景灿烂的临空经济体系。坐拥具备3500年历史底蕴的盘龙城遗址和千年古镇黄花涝,空港新城的文化底蕴也让城市发展的步伐愈加坚定。山水交融、交通便利、设施完备,地处武汉离世界最近的地方,空港新城更因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而独具魅力。

在这里,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加速集聚,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空港新城融合本地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全面整合区域内空港、高铁、会展、体育等方面的资源,与木兰故里交相辉映,构建黄陂一体化现代产业新体系,一幅“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

编辑:代婧怡

值班主任:徐嘉潞

值班总编辑:陈志远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