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会不会喝忘情水?这部“西厢记”有点意思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6日讯 才子佳人终成眷属,却陷入婚姻的一地鸡毛。3月15日,由武汉楚剧院创作演出的小剧场楚剧《又从西厢过》在楚乐戏苑首演,吸引了不同年龄的观众前来观赏,现实的话题也引起了讨论。

楚剧《又从西厢过》剧照。杨俊杰 摄

小剧场楚剧《又从西厢过》剧本曾入选2022年武汉市剧本孵化项目,有别于《西厢记》原著“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和“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题旨,该剧聚焦崔莺莺和张生的婚后生活,让曾经花前月下的主人公陷入一地鸡毛的日常生活,在困顿中有所感悟。

全剧设置了一个“说书人”的角色,“说书人”唱着湖北大鼓为观众介绍前情。第一幕中张生和崔莺莺还在花前月下吟诗作赋,第二幕婚后生活就画风突变,两人要养家糊口,孩子哭闹,而此时张生还惦记着出门和朋友喝酒。楚剧历来擅演生活小戏,陈晓檬、朱昌敏两位主演的表演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被迫在家打豆腐的张生一会儿忘了挽袖子,一会儿数不清豆子,接地气的情节让不少老年观众一边看一边笑:“男的做家务就是这样的!”而张生感叹娘子温柔不再,求助罗汉想要妻子挣钱养家,又想妻子貌美如花,不少青年女观众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渣男!”偷听到丈夫想法后的崔莺莺开始自省:“从前的崔莺莺,现在只是张君瑞的娘子。”一杯忘情水在手,舞台上崔莺莺左思右想,台下的观众都在为她的选择操心:“喝!”“莫喝啊,张生马上就来了!”

楚剧《又从西厢过》剧照。杨俊杰 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大一学生小张和同学两人都是第一次看楚剧。小张小时候曾跟爷爷奶奶看过戏曲电视节目,“印象里戏曲都比较传统,没想到这部戏还蛮有趣的,感觉很现实,我们还蛮关心崔莺莺到底会选什么。说书人的表演也很有意思,希望以后有机会有更多机会了解楚剧”。

武汉楚剧院负责人韩笑介绍,《又从西厢过》通过剧本征集活动而来,也是该院走进市场、走近观众的一次探索。该剧将以“一剧两版”形式演出,4月6日该剧的剧场版将参加第十二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演出,后期还将推出环境式小剧场,走进商圈和观众近距离交流。

(长江日报记者王娟 通讯员胡媛 刘思静)

【编辑:赵可】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