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博物院:一片水墨传千古 ——走遍新乡寻龙迹系列之四

平原博物院:一片水墨传千古

      ——走遍新乡寻龙迹系列之四

bb50858b23b22db7ca28ad7727e3567.png

5675772d7a8a20c289c429a0fa0f884.png

(此画系平原博物院镇馆之宝郑板桥水墨竹石兰图轴》珍品)

平原博物院的又一镇馆之宝是《郑板桥水墨竹石兰图轴》。其画心纵141厘米,横73.5厘米。画面以竹、石、兰为主题,中部山石耸立,傲岸挺拔,两丛墨兰左右分披,反转得势,清丽多姿。山石之间数枝修竹远近分明,疏密有致,墨色干淡并兼,浓淡适宜,可谓枝枝着意,叶叶含情。

4d37dcba2baa0b1ac3ed6b52e13fc2d.png

郑板桥(16931122—17661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其是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8a005c90f6fdaa98f116fc428708e56.png

 郑板桥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 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9e1256f23aad6664e1942f523136025.png

 郑板桥亦能治印其诗书画,诗书画三绝:诗绝,画比诗绝,书又比画绝。郑板桥书法自称六分半书。他把楷、隶、行、草四体糅合一体,并加入画竹、兰的笔意,创造了前无古人的新书体。其书法峭拔雄浑,字态的欹正、大小、宽窄、疏密等随机布置,犹如乱石铺街,错落有致,十分生动。故世人把郑板桥书法称作乱石铺街

4c4fcbbb3352d94f72bc6bc01c09486.png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81fc8886a735ba6f00c86dc6d6b0670.png

(毛体书法:乱石铺街登峰造极之作)

题外话:老人家集中国书法之大成,创造的书法艺术——毛体,其以汪洋恣肆、气势磅礴风格,塑造出气贯长虹的书法意境无人比肩,把书法艺术推向新高峰,成为书法艺术创新的典范和楷模在书法布局谋篇上,深谙郑板桥 乱石铺街书法真谛,将《沁园春﹒雪》作品推向现、当代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整理  更夫)

c68ec9cd76ee75d487f5947364a3457.png

(图为平原博物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人民路东段,政府广场南侧)

4539ea78d817435cdbf2d84c75ca9c1.png

6c90547a3c239492a31306aa8487e93.png

2096e93f6193e278fe0d0e6b0d7f6b0.png

1748dd12980026e572dacb72f7b82cf.jpg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