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雨 冯雪利(作者单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躺平”一词近年来颇为流行,有的人不工作不上班,每天只吃两顿饭,每月花销控制在低标准内。有的人呢,在工作在上班,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应当说,有些词语的热度,反映了当下社会存在的某些症候或问题。
事实上,马克思很早就揭示了“996、躺平”这些社会现象的内涵逻辑,以马克思的视角审视这一社会问题,或许能在时代的潮涌中多一分冷静。
马克思提出劳动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手段,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简要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既然如此,为什么会有人逃避劳动?
其实,准确说,这些人逃避的是“异化的劳动”,而不是劳动本身。马克思认为,大规模的流水线和千篇一律,让劳动变成了机械地重复,以异化的无止境地“上班”取代了自然的劳动。人不再是一个自由、完整的人,只是一个零件,劳动力变成了商品。原本主动的、愉快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成为了“束缚下从事的活动”。劳动过程不被人们自己所支配,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并不感觉幸福。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处在资本逻辑下的劳动异化问题,但是同时也提出,一个社会形态在其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释放完毕之前,是不会灭亡的。因而,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下,资本暂时还不会消亡,那么,处在这一发展进程中,该何去何从?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躺平”是富足以后才出现的一种症候。在生产力低下的时候,尤其是农业社会,唯有每个人辛勤劳作,才能获得生存和养家糊口的生活资料,劳作与满足生存之需具有直接性的关联。进入现代化大生产,尤其是信息时代以及经济全球化之后,分工越来越细,工业发展的链条越来越长,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与生存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弱,立即获得劳动强化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一旦获得成功就会变得遥不可及,劳动的激情减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躺平”具有正义性。
应该说,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不仅仅像一般动物那样适应客观世界,而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对于人类而言,改造客观世界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如果自然不能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人就要想办法通过改造自然,使自然满足人类的需要;如果社会有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积极主动地去为改造社会创造条件,才是真正的人的主体性力量的体现。
青年拥有宝贵的热情和无限的创造力,而劳动是将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关键一步。在工作中寻求尽可能多地获得感和幸福感,工作中和劳动成果之间的关联性和支配性越高,就越自在、越幸福。
必须看到,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对于人的“异化”,相比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本质不同,具有显著优势。比如说,我们坚持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既为克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提供了有效方案,也为解决各类消极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走协调共进、发展共享的发展道路,不仅能够缩减和均衡地区、城乡、产业、社会层次等方面的发展差异,减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能够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处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让青年群体在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和竞争机制中成长,在共享发展、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十七岁时,写下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作文。他在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支撑青年人不断前进的最重要的力量,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心中永远留着一簇火苗,才是青年精神之所在。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