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菲 张新宇(作者单位为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耕文化积淀了数千年农耕社会的智慧经验,滋养着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它蕴含着经济、政治、生态和社会多重价值,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以农耕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可着重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依托农耕文化资源,托举乡村产业振兴。广袤乡村蕴含着丰富的农耕资源,譬如自然风貌、农耕古迹、饮食文化、特色民俗等资源优势,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支点。一方面,结合农耕文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展地方产业项目,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区。另一方面,优化乡村产业空间布局,以点带面,扩大产业辐射范围,促进乡村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二是汲取农耕生态智慧,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农耕文化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内含天人合一、万物同源、不违天时、御欲尚俭等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了生态理念支撑。乡村振兴应重拾农耕文化的生态智慧,探寻生态振兴新路径。一方面,建设美丽生态空间,展现乡村农耕之美。乡村生态治理要注重协调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关系,积极保护农耕文化和自然资源,守好乡土文脉。另一方面,整治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结合村民日常生活需求建设相关生活建筑与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空间。
三是赓续农耕文化根脉,积极推进乡风文明。乡风包括乡村社会长期形成的风尚习惯、礼仪礼节等内容。农耕文化是乡风塑造的重要抓手,乡风文明建设应从中汲取营养。一方面,提振农耕文化新风正气,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注重从农耕文化中吸收精髓,创造性转化农耕文化资源,建立适应新时代生活逻辑的礼俗秩序。如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道德超市银行”等,在潜移默化中弘扬“崇德重义、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价值观念,涵养社会良好风尚,培育乡村文明环境。另一方面,加强民俗节日传承,接续乡村优秀文化传统。民俗节庆具有动员民众、记忆历史、娱乐性情等积极价值。它可以通过符号化的社会表达与自身附带的特定规约惯制,加强村民的文化心理认同,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四是彰显农耕文化“德治”功能,增强乡村治理效能。农耕文化蕴含着家庭、乡邻和国家的道德规范,为乡村治理提供丰富的德治资源。一方面,重视家庭秩序建设,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家庭是乡村治理的基本单元,家庭秩序是乡村社会秩序的根基。农耕文化所蕴含的“耕读传家”“孝老爱亲”“兄友弟恭”等思想观念,为家庭建设提供重要思想滋养,为家庭秩序提供伦理资源。乡村可用征集乡村家风故事、评选“最美家庭”等方式,拓展乡村治理实践空间,优化乡村治理格局。另一方面,倡导互助互惠,构建良好邻里关系。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以和为贵”“守望相助”等精神,是维系密切民间人际交往的精神养分。村庄可以借助农耕文化发展线上线下公共文化互动空间,通过组织“邻里聚会”、推行睦邻养老、引导村民在农忙时节与红白喜事上互帮互助等举措,培育邻里共同体意识,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场域,助力乡村治理有序发展。
五是挖掘农耕文化附加价值,助力乡村生活富裕。生活富裕就是让群众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农耕文化可以满足农民对美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助力乡村生活富裕。一方面,深挖农耕文化的经济价值,促进乡村物质富裕。利用本地农耕资源,拓宽“文化+”产业链,充分发展依托农耕元素的文化产业,以就地就近创业就业的方式推动村民稳定增收,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保障乡村物质生活富裕。另一方面,熔铸农耕文化符号,开展农耕文化活动,推进乡村精神富裕。一是结合当地文化遗产遗存现状,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村史馆、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空间,丰富基层文化阵地,提供文化场所。二是激活农耕元素,开展农民丰收节、乡村春晚、种植经验大比拼、农作物节等公共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譬如湖北枝江,以产业突破为基础,以培育精神为根本,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平台下沉,成为物质富足与精神富裕的先进样板。乡村振兴要充分挖掘农耕文化的物质和精神价值,满足村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求,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