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 王成勇 通讯员 沪文旅
“既讲规划秩序,又显蓬勃活力;既有国际风范,又有东方神韵;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既可触摸历史,又能拥抱未来。这就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冯学钢对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说。12月4日至5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走进上海,探寻“长江大门户 世界会客厅”的精彩篇章,采访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海段)建设进展。
“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上海段启动仪式。王筝 摄
长江孕育了多元开放的海派文化
上海地处长江口,是一个繁华的现代大都市和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在唐代,上海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是“世界之市”和“海上之都”。明清时期,上海开始发展成为一个城镇,到了19世纪末,上海迎来了一波外国资本的涌入,逐渐成为一个商业中心。20世纪初,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城市,有“大上海”之称。
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俄国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1919年,李大钊把《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集中刊登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发表自己的长篇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新青年》第6卷第5号“马克思研究专号”。王筝 摄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1920年8月和9月的第一第二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王筝 摄
1921年7月23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秘密汇聚在上海法租界李公馆内,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7月30日晚,因意外出现,会议立即中止并前往嘉兴继续举行。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王筝 摄
各种思潮在上海的上空激荡。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上海一直积极融合和吸收各种先进文化,使得海派文化更加多元、开放。
“长江滋养着上海母亲河黄浦江与苏州河,孕育了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及‘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冯学钢在接受采访时说。
万里长江在终点绽放“崇明之花”
继先后探访中共一大会址、苏州河、杨浦滨江、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等上海长江文化点位后,12月5日,探访团来到“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主题宣传推广活动的终点——崇明岛,现场感受“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成就。
探访团来到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王筝 摄
万里长江从唐古拉山脉浩浩荡荡奔流而下,注入东海前流速放缓,在太平洋西岸造就了崇明这方高出水面的净土。近年来,崇明正大力推进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是一项没有先例可循的开创性事业,也全方位改变、重塑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深秋的崇明岛风景如画。王筝 摄
昔日捕鸟者,如今已成护鸟者。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鸟哨”传承人金伟国,能将一只小小的竹哨吹出60多种候鸟的叫声。他童年与鸟哨结缘,青年时以捕鸟为生,如今成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站的鸟类管理员,吹鸟哨是为了协助保护区科研人员进行候鸟环志工作,为跟踪候鸟的迁徙路径提供帮助。
昔日渔船“船老大”,如今在渔政执法船上工作。55岁的张红伟原来是一名长江渔民,2018年退出捕捞、渔船拆解后,凭着一身扎实的水文知识,在崇明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找到新工作,如今隔三五天就随着渔政执法船出去巡逻。
昔日的“刀鱼王”,如今竟然开始“养鱼”了。彭海兵手下曾管理四五十条捕鱼船,最近几年不仅不再贩卖刀鱼,还参与了一个名叫“海洋牧场”的生态项目,致力于修复滩涂生态系统,常带着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出海观测江豚踪迹、记录相关数据,为保护江豚留下资料。
崇明岛上设置的游客观测站台。王筝 摄
全球最大河口冲积岛崇明岛,本就是由来自长江流域各地的一粒粒沙子经万里长江洗礼汇聚成岛。如果以长江作为“花茎”,崇明就是汲取了充足养分后绽放的一朵“鲜花”。如今,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背景下,一幅和谐相融的生态新画卷正在崇明岛徐徐展开。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海段
深秋时节,野趣的杨浦滨江沿岸草木丰茂,树叶渐染秋色,花草缤纷多彩,展现绝美秋韵。探访团成员漫步于水厂栈桥,用相机定格此刻美好。近几年,杨浦区通过活化利用原有的工业遗迹,在滨江打造后工业特色景观带,实现了原生景观的“重修复”。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为上海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探访团设在杨浦滨江的“万里长江行”标识。王筝 摄
上海明确了覆盖全市范围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海段)规划范围,结合打造黄浦江“世界会客厅”、苏州河“城市文化生活休闲带”、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战略部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海段)特色品牌。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以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城市实践“中国样板”为目标,创建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筹划上海古文化廊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时在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上,以建设黄浦江“世界会客厅”、苏州河人民城市展示带、临港新片区创新展示带、长江生态文化示范带、上海早期文明探源带等五个方面进行总体布局。
苏州河“城市文化生活休闲带”正在升级改造中。王筝 摄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口二号古船也已进入考古发掘、文物整体保护和博物馆建设规划新阶段。上海正依托杨浦上海船厂旧址建设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开展古船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古船博物馆和全球一流的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长江口二号古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遗存,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的重要实物见证。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王筝 摄
11月9日,在南京举行的长江文化发展研讨会上,《中国·长江文化发展城市指数报告2023》和《长江文化发展蓝皮书2022-2023》等成果发布。报告显示,长江文化发展情况呈较明显的头部效应,上海与重庆、武汉、南京等6座城市总得分靠前,被列为标杆型城市。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海段)建设将立足新时代,赓续长江精神,传承上海文脉,建设上海样本。不断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持续丰富长江文化上海谱系,讲好长江故事、传播上海精彩。
编辑:代婧怡
值班主任:张萌
值班总编辑:陈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