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李沁雪
浙江篆刻,历史悠久,是中国篆刻艺术的发祥地之一。11月30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走进中国研究金石篆刻最负盛名的民间学术团体——西泠印社,品读浓缩于方寸之间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年传承。
西泠印社社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沈颖丽为探访团介绍西泠印社的历史。王筝 摄
2008年,北京奥运会选取以金石印章为形象的会徽,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的敬重与真诚。2009年,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印有“心心相融@未来”的篆刻印章,吸引了无数人慕名打卡。
篆刻,也叫刻印艺术,俗称之为“治印”,是中国所特有的一门传统艺术,最初以实用为功能,作为交流的凭证和权力的象征。中国的篆刻艺术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的古代金属玺印开始,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直至元末明初文人将书法和篆刻结合,“以石为料,以刀为具”,展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西泠印社珍藏的历代篆刻作品。王筝 摄
“人以印集,社以地名。”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正值金石研究和发展的鼎盛时期,众多的金石名家有志于弘扬和发展国粹。其中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等四人在孤山数峰阁旁买地筑室,聚资营建印社,因结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取名为“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史研究导论》中提及,“丁仁有定位之功,王禔有标示之绩,叶为铭有守护之劳,吴隐有联络之力。”西泠印社社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沈颖丽谈论起四位创始人的故事,感慨地说:“四位创始人建社之初将宗旨定为‘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传承、发扬篆刻这一传统文化。”
西泠印社的精致景观吸引许多学生来此采风。王筝 摄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建社至今的120年间,先后有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7位大家担任社长一职。李叔同、丰子恺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康有为等为赞助会员,可谓是精英云集。每一代人都带着对篆刻朴实真挚的热爱,使西泠印社历经风雨飘摇而不倒,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成为目前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为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团体,被誉为“天下第一社”。
西泠印社。王筝 摄
一堵不起眼的青灰色围墙上开着一个简朴的圆形拱门,探访团抬脚迈入直呼“别有洞天”。只见亭台楼阁循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层层堆叠却井然有序。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其中有一座特别的石室引起了探访团的注意,这里存放着一块东汉石碑,碑上记载着一个汉朝人三世祖先的生辰、忌日与名讳,被称作“汉三老石碑”。这不仅是西泠印社的镇社之宝,也是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浙江第一石”。
在这块石碑背后也曾有一段为人称道的故事。沈颖丽介绍,当年,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有志之士听闻一块东汉记事碑恐落入外商之首,为护佑传承乡邦文献,发起“一人守之,不如众人守之”的呼吁,以身作则带动社员作画义卖,广联同乡筹集银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筹集11270块大洋赎回石碑,并建立石室永久庋藏。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沈颖丽说,这幅挂在孤山柏堂上的楹联是对西泠印社最好的写照。睹物思情,她感慨:“西泠山水清淑,人杰地灵,有幸在这个地方学习和工作是我的福气。”
沈颖丽接受探访团采访。王筝 摄
沈颖丽研习篆刻至今已有40余年,她用“喜欢”守望着书法篆刻的精神家园。“篆刻表现空间虽小,但方寸之间,集书法、绘画、雕刻等元素于一体。从艺术性来说,篆刻早已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并拥有着独属于它的智慧。”在沈颖丽看来,尽管当今印章的实用功能有所减弱了,但是篆刻艺术仍然会在文人的不断创作中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编辑:代婧怡
值班主任:张萌
值班总编辑:陈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