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见习记者李沁雪)“去年有一位参与‘带走一袋垃圾’活动的自驾车游客,今年来到这里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2023年7月24日下午,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工作人员张锡荣对来到这里的“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调研团说。
2023年7月24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走进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王筝 摄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沱沱河畔,是一栋红色建筑,于2012年建成,是中国民间第二座自然保护站,毗邻长江1号邮局。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探访团走进保护站,这里有多功能展示厅、图书室、会议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医务室、宿舍等工作生活区,还有“长江龙”雕塑、30米长的公益墙等文化设施。“这里已成为青藏线上重要的打卡点位。”张锡荣说。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门前的“长江龙”雕塑。王筝 摄
目前,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共有3名工作人员和9名志愿者。“志愿者选拔非常严格。”保护站志愿者吴金华说,由于长江源头的志愿服务项目点位海拔高、天气干燥、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志愿工作内容不仅有枯燥无味的后勤工作,也有较脏较累的体力活,这就要求志愿者们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提交志愿者申请后,还需要通过初试、面试、体检等环节筛选,才能被正式录用。
2023年7月24日,保护站工作人员张锡荣(左一)为“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成员介绍公益墙,志愿者吴金华在一旁拍摄工作照片(右一)。王筝 摄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公益服务项目很多,包括“垃圾换食品”“保护斑头雁”“带走一袋垃圾”“清洁青藏线,呵护长江源”“青藏绿色驿站”等。
张锡荣告诉探访团,捡垃圾是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保护站不仅组织志愿者去捡垃圾,还不断加大“环保”宣传力度,鼓励周边牧民、卡车司机和外来游客将分散在牧区和公路上的垃圾收集起来,带到保护站,以垃圾换生活用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他们知道了垃圾收集工作的意义,就会很热情很主动地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张锡荣说。
张锡荣介绍,去年,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共汇集工作人员、志愿者、游客等捡拾的塑料瓶3694个、铁罐1202个、铝罐363个、纸质垃圾306.58公斤、其他垃圾362.79公斤。由于垃圾无法就地处理,所以工作人员在对垃圾进行分类消毒后,会请前往格尔木的卡车司机或者游客帮忙带走一袋垃圾至指定地点进行回收处置。
编辑:朱曦东
值班主任:王冲
值班总编辑:蔡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