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管理”本是管理基层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能够有效还原责任人对工作的落实情况。但目前基层工作中的“留痕管理”正在向“留痕主义”的新形式主义演变。检查的每一项工作内容都需要“留痕”资料,使得基层干部常常为了迎接检查而忙于制作“留痕”材料,致使实际工作走偏走样。例如被中央纪委曝光的“填表式”帮扶、“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等都深深摧残着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检查考核本是对一个单位工作成绩的评判,也是对党员干部工作成绩的鉴定。然而,如果每项工作都要检查“留痕”资料,选择在“留痕”上大做文章,以此来显示工作做得踏实、有效,这样的“痕迹管理”无疑为一种新形式主义。当然,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痕迹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对“痕迹管理”全盘否定。现实工作中许多工作是必须要留痕的,对此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坚决执行。我们所反对的留痕是“过度留痕”,主要表现为层层加压,一层一层大饼摊下去,最终使基层工作人员不堪重负,使政策落实失效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