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智库专家)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讲好抗疫故事,我们既需要讲述那些在抗疫一线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的生动事例,也需要揭示战疫者坚持科学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品格。“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方舱医院提出者王辰院士,首报疫情的张继先,建议用CT影像作为诊断依据的张笑春……这些科学工作者和医护人员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和弘扬,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武汉人民为阻断疫情蔓延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支撑这种贡献的离不开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从控制传染源、救治被传染者,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让人类面对传染病不再束手无策,而是有了守护健康的可用法宝。
所谓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追求。科学精神是对创新的尊重,创新是科学的灵魂。科学尊重首创和优先权,鼓励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科学精神体现为严谨缜密的方法,每一个论断都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和客观验证才能被科学共同体最终承认。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这样形容新冠肺炎疫情:“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是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广大医护人员不辞劳苦、科学救治,努力完善诊疗方案,提高收治率治愈率;广大科技人员不畏艰难、勇于攻关,加快病毒溯源等研究;各条战线扎实做好预防、控制和保障工作,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些都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科学支撑。
科学精神是科学操守与科学方法的统一体。为了培养科学精神 ,我们可从两个方面去培养,即在培养科学态度的同时培养科学方法,而科学态度的培养归根结底还是通过长期的科学方法的培养与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生动感人的事实情节,还需要将蕴涵其中的道理说明白、讲透彻。让大家对故事中讲述的事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培养讲故事者的科学精神来说有着重要意义。科学精神比科学的思维方法要高一个层次,前者支配后者,后者是前者的表现。一个人只有思考问题的逻辑方法正确了,科学精神才能得到体现。否则,胡乱思考一气,是谈不上有什么科学精神的。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弘扬民族正气的创举,同时也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大好训练场。
在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中,特别要以“尊重科学”的视角,让抗疫故事讲得更精彩更深刻更有力量。当下,疫情还在,危机仍存,我们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要有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和工作准备,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疫情是危机,也是大考,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在战疫中不断提高能力,时刻准备迎接更多更变幻莫测的自然和社会挑战,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