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新一轮城市更新进程需要,城市更新的方式逐渐从“大拆大建”的“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即城市“微更新”。
与城市“微更新“同步的则是公共艺术介入社区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创作形式主要表现为由大型公共艺术装置介入等大改造形式转变为“微更新、轻改造”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与当下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适配度很高。也就是说“微更新、轻改造”的目的不再是单纯满足人的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引领需求,激活城市中心,提供全新的产业和功能载体。
湖北省皮毛厂这座废弃的老厂房经过改造再生,承载了与时俱进的创意活力,散发着质朴与潮流共存的气息。
创意、文化、艺术元素聚集于此,沉睡的建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武汉创新地标之一。
良友红坊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原为湖北省皮毛厂。红砖房和斜坡顶,见证了这座的老厂房的发展历史;高耸的烟囱和水塔,让我们记住了那个为实现强国梦想几代人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时代,也让我们记住了工人的伟大和劳动的光荣;而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则见证着大武汉的城市文明进程。
2017年,这片土地以致敬城市为目标,针对湖北省皮毛厂留下的35栋建筑,保留了高层高、强承重等优点,充分尊重场地工业遗存,把现代空间风格运用到整体设计中。
通过保留厂房元素、提炼设计语言、转化现代功能等工序,延续园区历史记忆并获得功能新生。
为呈现新时代下老厂房历史的“厚度”,提升人文素养的“亮度”,拓宽公众积极参与的“广度”,挖掘文化育人的“深度”,良友红坊主动拥抱城市更新发展新机遇,以文化科技融合为主导,营造文化科技服务场景,利用园区开放多元的文化空间形态引入公共艺术、文化体验、时尚创意、科技创新等文化消费项目。
良友红坊自持运营“ADC艺术设计中心”展览场馆面积逾三千平方,先后举办了首届“江岸-良友红坊国际艺术季”、第二届良友红坊国际青年艺术季、“从零到壹”城市青年文化艺术周、“一起向未来”城市青年艺术季等自主IP文化艺术活动。
良友红坊持续孵化潜力创意工作者和社会文化艺术团体。
凭借自身差异化的艺术气质和调性,通过多元化的艺术空间,呈现绘画、雕塑、数字技术、艺术沙龙等不同艺术品类的展览活动和文化活动,让更多的艺术创想能够得到落地与交流,在实现文化产业集群效应的同时,也实现了为大众提供与文化艺术领域互动与交流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
随着良友红坊的正式运营,曾经的老厂房已经以新的角色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这里已经成为周边居民散步孩子玩耍的新场所。
它则凭借浓郁怀旧工业风和现代简洁的设计,成为武汉又一热门目的地,唤醒了人们对于老厂房的情怀和记忆。
良友红坊发展至今,有岁月的痕迹,有文化的遗存,也有情感的寄托。
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感受文明,是良友红坊在城市更新浪潮中的使命和追求。
良友红坊文化艺术社区是湖北农发集团延展城市内涵,打造城市更新标杆的一次积极探索,是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优化区域城市环境,提升社区文化、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重大举措。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把园区打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地、文化创意产业引擎动力场和数字文化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地展现武汉城市更新工作的新亮点、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