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黄阵图传》
一头白发,夹杂着几根茅草;衣衫褴褛,背着一个破布包裹的长条状行囊。
说话漏风,成天咧着缺了门牙的大嘴巴笑,一口纯正的西蜀方言。
这便是他留给世人的印象。
他生于西蜀,铁匠出身,铸剑三十年,自悟剑道。
本打算平平淡淡过一生,可却遇到了剑道宗师隋斜谷。
这个西楚狂人一生一共收了两个半徒弟:
那半个是徐凤年的好兄弟,折剑出江湖的木剑游侠温华。
一个是名动天下,倚剑守国门,力竭身死万军丛中的西蜀剑皇苏茂。
另一个便是被隋斜谷称作痴儿,被徐凤年唤作老黄的他了。
学了剑后,他单枪匹马走江湖,收天下名剑入剑匣,天下十大名剑,他独占其六,因为他知道师傅喜好吃剑。
于是,江湖上除了两袖青蛇李淳罡,收官无敌曹长卿,白衣僧人李当心等江湖大侠以外,又多了一位传奇剑客,铸剑背匣的黄阵图。
世人皆知他背一口剑匣,匣内藏尽天下名剑,而他又有九招剑式,故而给他取了个外号,“剑九黄”。
他曾与王仙芝战于武帝城,虽败北,但却一战成名。
归来后,变天了。
身为西蜀人的他,转眼间,成了亡国之人。
先有北凉褚禄山千骑开蜀,后有北凉王徐骁顷刻间灭国。
他的大师兄西蜀剑皇苏茂为了抵抗摧枯拉朽的北凉铁骑,一剑守国门,终是被万马奔腾给踏成了肉泥。用徐偃兵的话来说,君子死国门,剑客死江湖,西蜀剑皇,两者死得其所。
他多次刺杀徐骁未果后,本就没有几分复仇之心的他,也渐渐淡了。后来,老黄从刺客摇身一变,成了徐家客卿。
他之所以留下来,仅仅是为了当年的世子殿下,他曾说:“老黄喜欢小殿下,因为殿下不会嫌弃俺一身马骚味,许多富家公子,看俺的眼神就像是看狗。可殿下不会,他的眼里,都是人,而且最重要的是,殿下每次去马厩,都记得给俺带一壶黄酒。”
于是,江湖少了一位铸剑背匣,收藏名剑的黄阵图,而多了一位衣衫褴褛,牵着一匹劣马的北凉王府马夫——老黄。
或许,陪伴世子出北凉,对他来说是个意外,但他却很享受这次游历。每遇险境,总会吼出一句“风紧,扯呼”,然后自己先溜。
住在北凉王府的这些年,所有的东西都淡了,在他眼里,唯独看着徐凤年一天天的长大,才是他最乐意的事,喝下少爷亲手给他温的黄酒,溜溜马厩里那匹寒酸至极的小黄马,再和殿下平日里插科打诨扯扯淡,这天底下,对他来说,还有更惬意的日子吗?
六千里的历练后,不光徐凤年成长了,他也成长了。
听到世子为他第九剑赐名“六千里”的时候,他伸出大拇指,赞道:“有气势!到时候俺到了武帝城,报上这顶呱呱的剑名,指不定王仙芝都要羡慕得紧呐。”
徐凤年登上墙头,看着他的孤单身影,扯开嗓子喊道:“老黄,若半路上想喝黄酒了,花光了银两买不起,回来就是,我给你留着!”
背匣牵马老仆驻足转身,深深望了眼徐凤年,喊了声两人的共同口头禅“风紧,扯呼”,然后滑稽可爱又傻乎乎地跑路了。
这是徐凤年最后一次看见老黄,也是徐凤年最后一次听见“风紧,扯呼”了。
他为了自己的剑道,再入武帝城,悍然与王仙芝决战。
剑一,龙蛇!
剑二,并蒂莲!
剑三,三斤!
剑四,黄庐!
剑五,西蜀!
剑六,江湖!
剑七,黄酒!
剑八,劣马!
剑九,六千里!
那日,清晨时分终于读到密信内容的徐凤年,清楚看见信上写着:
“剑九黄背匣掠上墙头,距王仙芝二十丈立定,匣中五剑尽出,八剑式尽显。王仙芝单手应对。共计六十八招。末,剑九出。王仙芝右手动。剑九,如一挂银河倾泻千里,毁尽王仙芝右臂袖袍。王仙芝倾力而战,剑九黄单手单剑破去四十九招,直至身亡。”
附一:剑九黄经脉俱断,盘坐于城头,头望北,死而不倒。
附二:经此一役,天下无人敢说剑九黄远逊剑神邓太阿。观海楼内曹官子赞誉剑九一式出,剑意浩然,天下再无高明剑招。
附三:剑九名为六千里,为剑九黄亲口所述。
附四:剑九黄死前似曾有遗言,唯有王仙芝听闻。
此间以后,世间再无牵马老黄,也再没有一个似仆似友的缺门牙老头,能让堂堂北凉世子坐在大厅冷板凳上,一言不发,并且一坐,就是一天了。
徐骁笑了,“你要学剑?”
徐凤年点头道:“学。”
知子莫若父,徐骁问道:“学了剑,去武帝城拿回剑匣?”
徐凤年平静道:“没理由放在那里让人笑话老黄。”
六千里风云,城头竖剑匣。
后来,徐凤年终于来到武帝城那只紫檀剑匣旁,盘膝坐下,将一路端来的黄酒置于眼前,望向东海。
风紧,扯呼了。老黄,等我从北莽那边活着回来,再来看你。
“天不怜你剑九黄,我徐凤年为你端酒问上苍!”
剑出龙蛇鬼神惊,莲开并蒂影双生。
三斤黄酒尚温否?黄庐醉罢梦平生。
故国西蜀今安在?江湖剑侠死江湖。
最是平生伴劣马,陈年黄酒味犹足。
大道原是有情道,剑客更是有情人。
后来徐凤年才知道,老黄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来,给少爷上酒!”
灵感来源:烽火戏诸侯《雪中悍刀行》
本期作者:吴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