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城同心向未来】加速主城崛起,加快全域振兴,黄冈奋力打造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

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戏曲文化、医药文化、东坡文化、非遗文化、根亲文化、生态文化八大文化同元共生,800里大别襟江控淮。

黄冈,一座英雄之城、文化之城、灵秀之城。

在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形成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聚集,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的时代浪潮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面对省委赋予的重大使命任务,黄冈这座地域大市、人口大市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做?

时代之问,黄冈作答——创新引领,区域协同,加速主城崛起, 加快全域振兴,奋力打造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黄冈力量。

一百年前,董必武、陈潭秋等黄冈人在武汉创建了湖北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为湖北播下了马列主义的火种;今天,在建设武汉都市圈的时代征程中,黄冈与武汉再次激情相拥。

强化支撑,融入铁水公空联动格局

黄黄高铁。

2022年4月,武汉都市圈建设的一件大事——全长125.2公里的黄(冈)黄(梅)高铁全线开通运行。这条铁路从2014年建成的武(汉)(黄)冈城际铁路城铁延伸而出,将黄州、浠水、蕲春、武穴、黄梅5县市区纳入大武汉铁路通勤网。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培育现代化都市圈,交通必须先行。目前,黄冈、武汉之间通过武冈、黄黄、武麻等铁路,武鄂、沪渝、武英、麻安东等高速公路,武汉新港黄冈唐家渡码头、团风罗霍洲码头以及鄂州花湖机场,初步形成了铁水公空立体化交通网络,武汉“1小时通勤圈”覆盖黄冈全部各县市区。

围绕共建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黄冈正加快与武汉、鄂州、黄石互联互通,深度融入区域铁水公空多式联运格局——

加快推进高铁、城铁、市域铁路一体化发展,全面融入武汉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推进京九高铁、沪渝蓉高铁建设,全面融入武汉“超米字”高铁网络。加强黄冈主城与光谷(武汉新城中心)、阳逻港的快速联络,积极谋划黄冈市域(郊)铁路和鄂黄第三过江通道建设,连接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22号线,力争将“1小时通勤圈”升级为“半小时通勤”。

完善市域高快速路网建设,实现枢纽直达与区域互连。加快建设黄冈至花湖机场高速联络线,形成武汉绕城高速—武英高速—大广高速—花湖机场的江北高速通道,全面支撑武汉都市圈客货双枢纽的直通互联。加快推动江北快速路东延至花湖机场、高新大道东延至黄冈中心城区,在黄冈主城内形成与光谷(武汉新城中心)和花湖机场联系的快速路网骨架。谋划黄冈至黄梅高速,提升沿江区域交通效能,加强省际交通联系。新建麻阳高速北延段、蕲太高速蕲春东段、英山至黄梅高速等,完善高速交通网络。

强化多式联运,建设高质量、低成本的现代流通体系。今年5月,黄冈唐家渡港区临港新城综合码头开港,这是继武汉港和黄石港后,湖北的第三个一类水运口岸。它的开通运行,不仅显著降低了大宗物流成本,还补齐了黄冈多式联运、通江达海的关键短板,让黄冈的进出口业务可以直接出入国(关、边)境,为黄冈建成重要的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主动对接,构建区域协同现代产业体系

连接黄冈与鄂州花湖机场的燕矶大桥正在加快建设中。

成功举办顺丰冷链物流产业合作、黄冈互联网电商产业园揭牌仪式暨阿里巴巴(黄冈)客户体验中心等招商推介活动,顺丰培训中心、生活中心,大别山国际博览中心项目相继开工;顺丰冷运中心、智慧农博城完成签约和土地摘牌;三峡银岭冷链物流基地统计入库……

今年,随着花湖机场多条运营线路的陆续开通,黄冈临空经济区聚焦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临空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迎来了发展高潮

产业协同是都市圈共同做大做强发展的关键纽带。在都市圈建设进程中,黄冈积极谋划,奋力作为——

主动对接服务花湖机场,黄冈发挥距离和空间优势,引入智慧物流、商贸会展、供应链金融等高附加值产业,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换节点,打造全省商贸强城;发挥供应链管理优势,全面整合大别山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武汉都市圈大宗商品集散转运,以供应链现代化带动产业链现代化。

主动对接武汉光谷,黄冈用好主城离光谷近、发展空间大、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协同发展光电子产业;用好全省合规化工园这个平台,承接医药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

2021年11月,铭普光磁光通信项目落户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冈产业园。这既是一个园区企业的产业延链项目,又是配套武汉光谷的产业同链项目。项目的投资方东莞铭普光磁公司,是园区内企业湖北安一辰的控股股东和下游厂家,又是东湖高新区内的华星光电、京东方等企业的重要上下游合作伙伴。项目建设的长期目标,是逐步把铭普光磁“光”板块吸引至黄冈,在武汉、黄冈间形成光通信产品走廊。

落户于黄冈化工园的黄冈人福特色原料药项目,是从葛店搬迁来的改造升级项目。项目投资15亿元,规划建设13个生产车间、环保工程和研发区,生产20余个原料药和辅料药,产销售额将达30亿元。项目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广、带动性强,是武汉都市圈产业同链的标志性项目,也是黄冈医药化工产业强链的代表性项目。

今年1至9月份,黄冈与武汉都市圈企业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3个,协议投资额467.28亿元,东湖高新黄冈智能科技产业园、TCL黄冈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成功签约落户。

合作共建,打造光谷创新首位承载地

中国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

湖北兴和电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黄冈铝厂,是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过去的主导产品是铝合金供水管。随着塑料材质水管的全面兴起,企业经营遇到很大困难。从2005年起,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程晓敏教授团队展开长期技术合作,通过对铝合金加工工艺的改进,解决了铝产品纯度和强度难以兼容这一难题,研发出绝缘管母线、空芯扩径容线等系列产品。现在这家传统制造企业,不仅成为我国电力铝合金管型母线的主要生产企业,还成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黄冈市首家新三板挂牌的企业。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武汉这座大学城、科技城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宝贵。建设武汉都市圈,不仅要承接武汉产业外溢,更要抢先在科技创新上与武汉密切协同。

2016年2月,黄冈市人民政府与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协议,以“同城试验田、光谷第九园”为目标,合作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2018年1月,双方再次签约深化合作,共同出资组建武汉光谷黄冈科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将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打造为推动武汉都市圈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2021年5月,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跻身武汉都市圈十大示范工程行列。2021年7月,黄冈市人民政府与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共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动武黄同城化、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光谷科创大走廊核心承载区和黄冈功能区联动发展。

2021年7月,光谷科创投资公司建设的第一个项目——投资2.1亿元的高新技术孵化器项目一期投用,迎来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开园和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启动。当天,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局、武汉高科集团签订协议,共建“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与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分别签订“科技创新孵化”协议。

不仅在家待客,还出门迎客。2021年10月,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租赁约1000平方米场地,建设离岸科创平台,构建“前台研发、孵化在武汉,后台转化、生产在黄冈”的协同创新模式,为黄冈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招引、项目落地开辟新领域、新空间,引进投资8000万元的虹膜识别、投资6000万元的小驴机器人项目落户黄冈。今年,黄冈又在光谷核心区内重新选址10000平方米场地,新建规模更大的离岸科创中心,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

共保共治,构筑都市圈生态屏障

黄冈临空经济区。

两地断面水质监测年度考核为3类时,双方互不补偿;断面水质监测年度考核为2类及以上,新洲区给予团风县生态补偿。这是2019年黄冈团风县与武汉新洲区签订的《道观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武汉都市圈各成员之间第一份关于生态保护的补偿协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市圈不仅是经济圈,也是生态圈。黄冈集一江六水、百湖千库于一域,生态保护的责任极其重大。为了做好这一工作,黄冈组建了黄冈市推进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生态环境工作组,与武汉签订了《武汉市黄冈市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与都市圈8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签订了《武汉都市圈生态环境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构筑都市圈生态屏障。

在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上,黄冈签订《黄冈市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跨流域联防联控专项检查行动。对倒水、举水等跨界河流,与武汉市会商修订《武汉市——黄冈市跨市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推进麻城市举水流域治理,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红安倒水河流域重要支流水生态修复项目(一期工程)也已完成。

在长江大保护上,黄冈市投入7.5亿元,先后对武山湖、龙感湖等湖泊实施清淤,增强湖泊的调蓄功能,改善湖泊生态环境。先后对25个湖泊实施退垸还湖,退垸192处还湖5.8万亩。投资2.5亿元建设了长河与遗爱湖、黄婆汊湖、余家潭、蔡家潭水系连通工程,巴河与白潭湖水系连通工程等,恢复湖泊与长江的连通性。在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中,黄冈与武汉、鄂州、黄石等武汉都市圈成员城市签订了长江禁捕跨界水域协同执法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长江禁捕执法联巡、联查、联打、联治行动。

在推动绿色发展上,黄冈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升级,纳入管理的14家企业全部完成碳排放交易。实施“技改赋能、制造焕新”专项行动,组织黄冈凯伦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帮助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绿色工厂复核;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更新新能源车辆231台,完成公交化线路改造10条。

提级加速,取得对外开放新突破

黄冈高新区黄冈产业园鸟瞰。

2016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2018年突破2亿元;2021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仍出口创汇近4.5亿美元。这就是黄冈出口龙头企业——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在稳固国内市场同时,奋力开拓国际市场的成绩单。

武汉都市圈是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都市圈,正奋力打造国际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国家制造业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专业性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在推动对外开放上,黄冈全力以赴,奋起直追。

近十年来,黄冈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全力以赴做强开放功能、口岸功能、贸易功能、服务功能,全市外贸进出口规模稳步扩大,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外向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2012年—202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0.7%。2021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94.5亿元,比2012年增长3.49倍,全市主要对外经贸合作国家达46个。2021年,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3.7%,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21年全市农产品出口1.5亿元,比2012年增长1.44倍。全市进出口企业213家,较2012年(130家)增长83家,比2012年增长1.64倍。全市建成11个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县域全覆盖。

特别是近两年来,黄冈外贸逆势上行,呈现出创新高、增速快、恢复好、结构优、后劲足、市场旺等特点,主要出口增速指标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对外出口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落户黄冈临空经济园内的黄冈市进出口服务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用地面积36.7亩,一期产业服务中心项目已于今年2月开工,二期建设配套人才公寓。以此为依托,黄冈将推动跨境电商基地建设等工作,黄冈对外开放的硬件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共建共享,创造公共服务更多福祉

武英高速罗田段。

70岁的武汉人丁奶奶今年4月退休后住在黄冈。4月10日,她携带相关资料来到黄冈市政务服务中心武汉都市圈同城化通办窗口,为自己办理了异地医疗备案手续。以后,她在黄冈市买药和看病,可以使用武汉社保卡结算。

建设都市圈,改善和便利居民生活是最终落脚点。让都市圈居民享受到更多的同城待遇和同城福祉,是黄冈共建共享公共服务的努力方向。

“一城通办”事项越来越多,民生同保范围不断扩大。2021年,黄冈市与都市圈8个兄弟城市一道,先后分两次推出319项“一圈通办”事项;2022年8月,“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享受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等第三批“一圈通办”事项发布,“一圈通办”事项达到410项。截至8月底,黄冈公积金缴存职工到武汉都市圈贷款192笔,金额9714万元;武汉都市圈公积金缴存职工到黄冈贷款534笔,金额14404万元。省内跨地市网上一站式户口迁移办理迁入2587件,迁出17168件,全程网办率、限时办结率均在全省靠前。全市63家定点医疗机构、399家定点药店开通了异地就医住院、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全市23家景区加入“武汉都市圈旅游年卡”,实现了武汉都市圈旅游年卡通用。

窗口办、网上办、身边办,通办模式持续创新,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聚焦用户通、系统通、数据通、证照通、业务通,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功能,黄冈90%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可以在网上直接办理。依托自助终端机,黄冈在全省率先和武汉实现了自助服务“跨市通办”,武汉市的180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在黄冈市内的90台自助政务服务终端上“跨市通办”;黄冈市的58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在武汉市内的602台自助政务服务终端上“跨市通办”。

探索共建共享新路径,公共服务正在从单向虹吸走向虹吸与外溢双向互动。黄冈市中心医院与武汉大学团队合作共建黄冈市转化医学研究院,共建都市圈医联体,打通人才引进、技术协作、远程诊疗通道,医联体之间技术、信息、人才培养等资源共享,形成上联与下联贯通的良好局面,让黄冈人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国内一流医疗服务。与此同时,黄冈市妇幼保健院和黄冈10县市区也开展了都市圈医联体建设。

(策划:中共黄冈市委宣传部 黄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长江日报武汉都市圈新闻中心 撰文:杨辉 张薇  摄影:周伟)

【编辑:张靖】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