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城东新区。
通讯员饶正茂 摄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通讯员向能来 饶正茂 刘丽霞
10月8日,武阳高速公路黄石段项目工地,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目前,武阳高速黄石段正在全面推进隧道、桥梁等各重点部位及路面工程的施工,预计将于2023年9月30日建成通车。武阳高速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阳新县到武汉的时间距离,为阳新打造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县提供助力。
阳新县出台《关于新时代推动阳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建成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县作为该县当前最为重要的大事来推动,谋划一批同城化发展重点项目。
加强区域合作
谋划建设两座长江大桥
《实施意见》指出,以融入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为引领,全面增强县域发展综合竞争力,在全省区域发展中争先进位、争创一流,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县,打造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省改革创新示范县、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倾力将阳新县打造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枢纽城市,促进与武汉、黄冈、咸宁、鄂州等地的交流。
今年以来,阳新县积极与黄冈、咸宁等周边城市开展区域合作。
制定对接黄冈市跨江发展合作项目(事项)清单,中远期规划建设一座连接阳新县富池镇和黄冈市武穴市田镇的跨江大桥,远期规划建设一座连接阳新县黄颡口镇和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的跨江公铁两用桥,开展教育交流协作、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合作、长江禁捕跨区联防联控、制定交界河段采砂管理区域合作联动机制等跨江合作。
与咸宁市通山县共同签订了《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两地将探索同城化发展合作新机制,建立应急联动、推进交通互通、促进产业互补、推动环境共保,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阳新现有隆志鞋业、可兴鞋业、浙联鞋业等130余家鞋企,将依托“阳新鞋匠”金字招牌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园、金门创谷等平台,承接温州等地产业转移,形成完整的制鞋产业链,倾力打造“中部鞋都”,为阳新出江跨海做足准备。阳新城北工业园入园企业过百家,初步形成汽车零部件、品牌鞋服等产业集群,将为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承接武汉车谷等产业转移和技术交流提供平台支撑。力争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品牌鞋服等主导产业均突破百亿产值,其中新材料产值达到500亿元,到2025年基本形成2—3个完整的主导产业链条,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华中最大轮胎及轴瓦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牛磺酸、胱氨酸等生物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和“中部鞋都”。
多方聚力
打造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县
据阳新县发改局介绍,阳新将在交通运输、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等方面聚力,全力建设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县。
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沿线港口优化整合、联动发展,加快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实施长江航运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天河机场至经大冶延伸到阳新至鄂州一级路,谋划建设鄂东地区通用机场。加快推进阳新西商冷链物流园提档升级,将阳新打造成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实施阳新县鄂东南商贸城商贸物流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支持发展商贸流通行业。加快打通黄阳第二通道,通往鄂州花湖机场、推动阳新产业园区与黄石经济开发区、大冶湖高新区对接,推动滨江乡镇组团与西塞山区、黄石港区联动,促进与武汉、黄石、黄冈、咸宁等地交流。
推进滨江工业园打造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新材料产业高地、循环经济示范区。结合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的优势,在承接产业上转移精准发力,把阳新县打造为承接武汉产业转移重要基地。强化省内区域交流合作,夯实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材料、智能制造、鞋服生产、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5条产业链,有重点地支持国家级科技示范园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和韧性。
大力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支持阳新县龙港镇和洋港镇红色革命老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农村道路提升等项目建设,将龙港打造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先行示范区。借助仙岛湖、天空之城和滴水崖等省内知名旅游景点,积极将阳新县融入武汉都市圈同城化旅游行业协同发展。以国家新型县城城镇化示范建设为契机,重点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坚持硬软结合,优化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文旅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致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有名的公共服务优质高效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阳新经验。
根据《实施意见》的目标,到2025年,阳新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县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得到较好控制。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
【编辑: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