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城同心向未来】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在汉召开 武鄂黄黄协同发力锻造都市圈“硬核力量”

W020220923761866256559.png

7月17日,我国首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见习记者熊美琪

9月20日上午,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在汉召开。会议指出,省委作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的战略决策,是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关键之招,是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是基于武鄂黄黄发展优势提出的务实之策,将加速打造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实支撑。

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四市在会上报告了各自在同城化方面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鄂州

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

今年以来,鄂州市紧扣省委、省政府赋予鄂州的发展定位,健全与武汉、黄石、黄冈市级层面定期协商机制,推动建立常态化工作落实机制,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聚焦规划同编。积极参与编制《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与武汉、黄石、黄冈共同编制《湖北花湖临空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黄鄂黄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等专项规划,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强化交通同网。加快武阳高速鄂州段、武汉新港高速鄂州段等项目建设,推进机场高速二期、武黄高速改扩建等工程前期工作。畅通城际市政道路,力争2023年底打通与武汉10条对接路,2025年底打通与黄石6条、黄冈1条对接路。积极谋划推进武鄂市域铁路建设。加大燕矶港、三江港开发力度,全面提升航道通航能力和港口服务能级。

力推科技同兴。做强创新平台,支持梧桐湖科技企业孵化器、光谷联合科技城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25家省级科创平台发展壮大。做实市校合作,与武大、华科等6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引进科技成果37项。做优人才生态,“梧桐计划”等人才新政营造了“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22.6万人。

做实产业同链。主动融入武汉产业链,大力推动三安光电、瑞华光电、容百锂电等光电芯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建设。目前,三安光电、芯映光电产能逐步释放,瑞华光电一期投产运营,容百锂电五期新增产值超百亿元。

推进民生共享。推进武汉医疗资源向鄂州延伸,省中医院葛店院区、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梁子湖院区运转良好。推动鄂州第三代社保卡加载“武汉通”,在全国率先探索试行异地购房由住房公积金缴存地发放贷款的新模式。

下一步,鄂州将着力推进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力争年内开通6条客运航线、2条货运航线,加快顺丰转运中心和机场内部设施建设,着力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构建武鄂黄黄一小时通勤圈。加快推进空港综保区、机场口岸、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规划建设,与黄石、黄冈共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二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协同。与武汉12所高校开展市校合作,大力推动红莲湖一葛店科创组团和临空组团建设,持续深化“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鄂州”模式。

三是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主动对接武汉“965”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围绕顺丰、依托顺丰、服务顺丰,大力发展临空偏好型产业。

四是促进发展成果共享。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社会协同治理模式,推动业教保医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市通办”。

黄石

发挥比较优势 从六个方面协同发力

微信图片_20220926083239.png

发展中的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石市将重点发挥比较优势,从以下六个方面协同发力:

放大交通区位优势,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

按照“西融武汉鄂州、北接花湖机场、东连黄冈九江”的思路,加快推进武阳高速、花湖机场高速二期、连接花湖机场市域铁路、S203黄石城区至花湖机场南大门段、燕花大道以及时速350公里高铁通道等一批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方位推动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合力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依托武汉科创优势,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东部传动轴。

充分依托武汉高校、科研、人才等优势,积极推进与武汉高校院所共建科技园区、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来黄办学,全面提升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大冶湖高新区、黄石科技城等创新平台能级,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壮大产业基础优势,打造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全面对接、配套、服务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融通高科、诺德锂电、长城汽车、中信特钢新材料、劲牌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达效,着力打造两千亿级新材料、千亿级电子信息、五百亿级汽车零部件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深耕城市禀赋优势,打造武汉都市圈东部生态文旅城。

充分发挥黄石城市建设、山水资源等优势,重点对接服务武汉新城,积极推进大冶湖新区、黄石光谷东科创岛建设,吸引武汉企业在黄设立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度假培训基地,着力打造武汉“后花园”、武汉都市圈东部生态文旅城。

拓展全域临空优势,打造花湖机场配套服务聚集区。

遵循临空经济圈层结构发展规律,加强与全省临空经济区规划对接,优化全市空间和产业布局,推动黄石港区建设临空商务区、下陆区建设临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大冶湖新区建设万科·顺丰港湾新城、大冶市建设临空产业区,全力打造花湖机场后勤配套承载区、商务服务聚集区。

强化内通外联优势,打造武汉都市圈东向开放桥头堡。

充分发挥黄石新港通江达海优势,推进“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积极争取黄石新港纳入国际客货运“双枢纽”(天河机场、花湖机场)规划建设、黄石新港园区纳入湖北自贸区扩容升级范围,全面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和效能。

黄冈

抓住重大现实机遇 积极融入都市圈发展

黄冈市这一年来同城化工作取得如下进展:

围绕规划一体,与武汉市协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光谷科创大走廊区域布局规划,牵头编制的《黄鄂黄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取得初步成果。

围绕交通同网,加快推进一批互联互通重点交通项目,黄黄高铁、麻安高速东段建成通车,武汉新港唐家渡一类水运口岸开港运营,鄂黄长江大桥实现9座及以下客车ETC免费通行。

围绕产业协同,聚焦科创产业关联配套,组建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45家。1月—8月与武汉都市圈企业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协议投资额462亿元,TCL智能制造产业园、铭普光磁等与光谷协作配套的补链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之中。

围绕服务共享,率先与武汉实现238个政务事项自助服务“跨市通办”,410项高频事项、旅游年卡、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实现“一圈通办”。

黄冈市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为:

在协同创新上争取新突破。务实推进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合作,高标准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功能区,打造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东湖高新黄冈智能科技产业园、光谷·红安高新技术产业园等示范工程,加快建成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医药化工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打造光谷创新重要承载地,与武汉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在产业同链上实现新进展。强化黄冈主城与武汉光谷紧密协同,做好产业承接配套与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化与花湖机场全面对接,加快顺丰“三个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发展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城市功能。加强与武汉、鄂州、黄石的跨江跨区合作,协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在交通互联上见到新成效。加强与武汉、鄂州、黄石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燕矶长江大桥及接线、武红高速、G347举水河大桥等“硬通联”项目,积极谋划推动武汉至黄冈市(郊)域铁路、鄂黄第三过江通道、武汉至黄梅高速、武汉至罗田至英山至安庆高铁等路网建设,共谋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推进武穴铁水联运、麻城石材专用线等项目建设,深度融入区域铁水公空多式联运格局,服务共建航空客货运“双枢纽”。

在流域治理上体现新担当。加强与周边城市生态环境联保联治,建立综合行政执法、环境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等机制,与武汉共同探索建立举水、倒水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一体谋划推进流域水灾害防治、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

在共建共享上取得新成果。从市场主体和群众迫切需求入手,深化社保、教育、医疗、公积金、旅游等领域合作交流、互认互通,拓宽线上线下办事渠道,有序推动更多民生政务事项“跨市通办、多地联办、全程网办”,让广大群众共享都市圈发展成果。

【编辑:朱曦东】

1
我要发布
我的主页
长江头条